“真是多亏了民政部门的帮忙,我女儿不仅病情得到控制,家庭负担也减轻了不少。”长洲区困难群众莫某某对民政部门的救助和帮扶充满感激。他15岁的女儿于2023年6月诊断出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大的医疗费用导致一家四口的生活举步维艰。民政部门在了解莫某某一家情况后迅速行动,于2023年10月起将其整户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每月低保金共1520元,且于2023年、2024年为其申请获得临时救助金共3.12万元,为莫某某一家的生活解了燃眉之急。在今年1月,莫某某的女儿还获得梧州慈善总会白血病慈善项目救助2万元。
一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专心致志救助帮扶每一位困难群众。5年来,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保持在17万人左右,城乡特困供养保障对象保持在2.6万人以上。我市持续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运用,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强化多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预警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实现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民政部门持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体系,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5年来,我市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80元和每人每年6000元,增幅分别达到14.7%和33.3%;城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2168元、7800元;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00元、800元分别提高到1422元、10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