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2023中传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详解

   日期:2024-11-11     移动: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quote/80183.html
​​

24中传人文社科(783+883)考研QQ群:43286580624

2023中传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考研真题详解

​中传MJC(334+440)考研QQ群:662678099

GUIDE

 

今天广院161师为大家带来超详细全面的2023中传MJC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解析,给23考生一个参考的同时,也可以给之后考研的萌新们一个坐标。

 

我们反复强调,中传MJC考研皆为主观题,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大家作为参考即可;如果是书中的知识点,尽量按照书中原文去作答,只要表述准确、结构完整、论据充足、逻辑清晰、言之有理,都能够获得可观的分数。相信只要是跟着161辅导认真复习的同学,本次的考题应该都在复习射程范围内,能够心有底气地完成考试内容。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即“新传主题写作”)

 

 

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每题150分,共150分)

请结合近年来主流媒体实践案例,谈谈“四级办融媒体”格局下媒体功能的变革。考试要求:

1.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说文;

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30字;

(2)摘要:200字左右;

(3)关键词:3-5 个;

(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题目解析与考题定位

这道题仍是针对“媒体融合”这个热门主题延伸的,抓住了“四级媒体”这个维度让大家延伸思考各媒体的角色和功能,和我们之前课程与题目中讲到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个维度,在答题中重点要强调央级、省级、市地级和县级各级媒体突出的角色定位,也要注意要提到四级媒体一体化、系统化、协同性融合的构建方向

我们在冲刺班课程中有专门的部分介绍“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及展开叙述每级媒体的角色、现状、特征、建设困境、对策等等。

 

并且在冲刺阶段专属笔记《专题与热点·新闻传播版》中也有针对性内容阐述如何推进四级融合的战略布局。

 

此外,媒体融合和融媒体一直是我们课程和训练的重点,我们在334最后10套卷、冲刺练习和强化班练习也都有练过,相信大家答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参考答案

 

差异配置,协同高效:完善推进四级传播生态体系

摘要: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我国媒体融合深化改革的方向。中央级媒体是我国旗舰媒体,要善于掌握国内外舆论主动权;省级媒体是我国区域传播中心,要优化整体布局,实现统筹运营;市级媒体是全媒体布局中的重要节点,要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实现上传下达;县级媒体要充分利用上级媒体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拓展。各自发挥突出功能,逐渐形成中央领头、省域统筹、市区联动、县域跟进的四级传播生态体系。

关键词:四级融合 媒体功能 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首先需要对四级主流媒体在构建智慧全媒体融合生态中的任务进行科学分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实现各级主流媒体差异化分工、协同性融合,凸显各级主流媒体的独到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全方位、多领域、无死角的传播网络。

一、央级媒体:内外宣联动的旗舰媒体

居于全媒体传播体系结构顶端的中央媒体,依靠政策优势、丰富的版权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已经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主流全媒体平台,并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为地方媒体的融合实践提供了现实案例。同时,央媒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抓手,在平台建设、主旋律信息传播、重大事件舆论引导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媒体社会价值的引领者和领跑者,充分发挥了自身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和引领作用。

一方面,中央级媒体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的“排头兵”“领航者”“压舱石”,首先聚焦政治任务,切实担当起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央媒,担起了报道好、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任务,如人民日报推出“学习新时代”“学习时间”“足迹”等重大专题、专栏和互动话题,在平实生动的阐释性报道中开掘思想深度。其次各媒体也充分发挥自身议题设置能力,捕捉社会议题权威发声,持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主流价值引领全媒体舆论导向,利用自身地域和人群覆盖面优势,发挥意识形态的领跑带头作用,打造主流价值引领范式。

另一方面,中央级媒体也作为“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核心桥梁,是直接与国际对接的第一扇窗。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理念、道路、文化、制度在央媒矩阵的解读和传播下,逐渐被国际友人熟知并理解。根据CTR监测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国内主流媒体海外网络传播力榜单中排名前三甲,围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企业出海等多项议题,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了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省级媒体:整合调度的区域协同中心

省级媒体是我国媒体系统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媒体系统的骨干。除了自身要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与其他省级媒体共同构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之外。作为融媒体时期媒体系统的主要构成,省级媒体的最核心功能是,通过组建系统的区域化媒体子系统以联通市县媒体资源,发挥协同调度的关键作用。

省级融媒体覆盖一省区域,近年来各省陆续通过建设“全省一朵云”,统筹兼顾,参与地域信息流通的指挥和调度,改变不同媒体独立分散的运作状况,统一部署新闻舆论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全省统一、多级互联的信息传递体系,进一步掌握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能力。

陕西省便是按照“平台统一、覆盖广泛、功能多元、服务高效”的原则,依托陕西广电网络“秦岭云”平台能力及覆盖全省的有线网络资源,借鉴中央媒体及全国其他省份媒体融合经验,构建起“覆盖全省、云化部署、互联互通”的“新闻+政务+服务”融媒体平台。以“云端”全域共享、自主可控、融通互联、协调管理的技术框架,保证省内各市县能在既定框架内构建满足自身需求的子系统,从而打造区域范围内的联合发展。

三、地市级媒体:重要增长级的传播节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随着各省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建立,不同地域内的城市成为了省域发展战略空间和重要增长极,担负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能上情下达,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到位,又能下情上达,让百姓舆情和信息及时上传。

近年来,各地市级媒体通过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资源的有效聚合,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兼顾政务、服务、商务的城市便民平台。作为区域化的传播节点,上接省级融媒体,下连所辖范围内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所搭建的新型传播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服务的端口和用户数据资源收集的入口,也能够在具体的应用层面构建建设单元,弥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局性、技术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让省里的资源通过它链接配置到基层,发挥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2022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鼓励各媒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区域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内蒙古、江西、贵州、甘肃、新疆、湖北、云南等省(自治区)都有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根据不同业务需要与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比如以重视内部力量的重构与再造为核心主线的三明样板、“报台网微端”于一体的白银市融媒体中心等,均承担起了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所赋予的重要分工任务。

四、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综合服务与治理平台

县级媒体是我国国家媒体系统的基本单元,是中央、省、市媒体向下延伸扩散的载体,还是直接接触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以及融媒体发展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整合了县域内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同时也将综合服务、信息枢纽等功能收入囊中,从而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紧密的勾连,最终为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加速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

所谓“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逐步建设成为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区域性综合智慧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平台建设更多依靠省市级媒体的参与,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之后,重点是通过平台来实现功能的聚合,聚合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功能,使全媒体平台服务地方发展需要,服务基层,构建党、政府与群众对话的服务窗口。

伴随疫情抗争发展起来的县级融媒体,在抗疫工作中针对民众需求逐渐打造了集政务服务、便民惠民、新闻资讯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县域综合服务平台。如项城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上线的《疫情一线》《隔离不隔爱》为代表的疫情报道专栏;浙江瑞安融媒体中心推出“瑞安抗疫便民服务平台”,提供定点医院查询、口罩预约购买等防疫相关基础服务;浙江长兴传媒集团的《云帮扶》战“疫”助农公益活动,以融媒体直播的形式助力滞销农产品出售;项城市融媒体中心为18万小学生推出线上课程,降低了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等等,有效满足人民不同利益诉求。

对应我国“中央—省—市—县”的四级行政管理体制,中央、省级、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党和国家对全媒体在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作出的准确判断。想要实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战略愿景,就要对四级主流媒体在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中的定位、职能等进行有效配置。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四级媒体才能安其位、司其职、尽其责,打造出互联网思维下的四级传播生态体系。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请简述数字时代“新闻价值”的内涵。

 

题目解析与定位

 

这是一个基础的新闻理论考点,在161强化班新闻理论与实务第一讲中讲到“新闻价值五要素”时,特别强调和讲解了新闻价值在新时代的变迁。所以这道题在回答完新闻价值的定义和内涵之后,由于题目前提是数字时代,可以着重去谈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的流变。当然,在备考时,我们完整地学习了新闻价值的定义、来源、构成要素、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因此除了回答定义和构成要素流变,还可以谈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坚持新闻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参考答案

 

新闻价值是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这一概念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西方报业的大众报刊时期,资本主义政党报刊逐渐萎缩,大众报刊兴起报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报纸和其他商品一样是获得利润的手段,只有多刊登有吸引力的新闻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广告收入。这样,报刊就要确立一定的标准,用以衡量哪些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读者,给自己带来更多利润,因此这个标准就成为了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由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五个要素构成。其中时新性是必须要素,其他要素可多可少,所具备的要素越多、质量越高,新闻价值的程度越大,就越是一种人们所关注的新闻。在数字时代,随着信息的碎片化、媒体资源的泛滥、受众注意力的稀缺,在新媒体环境下展开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经典新闻价值要素进行了改写甚至重构。

一、时新性向即时性转变

时新性要求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但是在数字时代,新闻的生产已不再专属于专业媒介机构,而是UGC、PGC、OGC等多种方式共同生产,这不仅克服了传统媒介在时间上的弊端,还促使新闻发布从“及时”转向了“即时”。

二、显著性向实用性转变

显著性要求新闻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这样在传统媒介资源稀缺的时代能吸引最大多数受众。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互联网的分众能力,使得分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频道、新闻栏目或者信息,不再仅仅关注媒体所认为的“重大事件”。

三、接近性向亲近性转变

接近性要求新闻事实在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上与接受者接近,从而引起普遍关注。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新闻本身转向更多地关注新闻中信息与人的关系,即亲近性的强调,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他们心理相接近的新闻,还能够使用VR、AR等交互手段使得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

四、趣味性向媚俗性转变

趣味性要求新闻事实能够生动活泼,激起受众兴趣。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阅读方式由深转浅,为短时间抓住受众眼球,传统意义上的趣味导向发生了“名存实亡”的变化,由内容新鲜奇特、饶有趣味,表达方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走向了煽情与媚俗。

在数字时代,很多媒体唯流量“马首是瞻”,不惜降低台格、报格,不能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只有媒体坚持新闻真实,保持报道的高格调,不媚俗不偏激,丰富社会新闻的文化内涵,坚持理性和建设性报道,才能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造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2、请简述新闻反转的主要成因与表现。

 

题目解析与定位

这也是新闻理论的一个基础知识点,在强化班新闻理论与实务第一讲“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中的“报刊的有机运动中”提到新闻反转是报刊的有机运动在当下的生动体现。此外,在161师的2023MJC440练习套题中的第5套,考到了几乎一样的题目:“简述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影响”。如果看过这道题目,考查的真题便不难解答。因为题目中已经明确要求回答新闻反转的成因和表现,所以在开头讲完新闻反转的定义后,直接讲成因及表现即可。

 

参考答案

 

新闻反转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是指针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媒体前后的报道内容方向相反,从而引发公众立场和态度反转的新闻现象,新闻反转分为报道内容的反转和受众立场的反转,本质为新闻失实。

一、新闻反转的主要成因

(一)媒体:急于求成、迎合受众

在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年代,媒体为了争抢流量,往往呈现出过于迎合受众、急于求成的状态。对于时效性的极端追求导致媒体没有办法对事实进行核查,对于信息也不仔细审查就直接将新闻呈现给受众,但随着事实调查的不断深入,事件往往会发生反转。作为新闻的最主要来源,媒体成为新闻反转的最主要原因。

(二)新闻工作者:专业性缺失

在复杂的社会中,一方面,记者由于特定领域(比如医学、体育等)知识上的缺失,在调查采写作中出现纰漏,造成新闻的断章取义;另一方面,记者自身没有站在客观中立立场上看待事实,而是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进行报道,致使新闻事件全面无法得以显现,这些都是新闻出现反转的成因。

(三)受众:被情绪裹挟、主观臆断

在后真相时代,由于信息的碎片化、情绪化传播,受众燃点变低,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所裹挟,陷入主观臆断。普遍没有对事实进行全面了解,就根据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地判断事实,并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以自己的情绪去裹挟更多人,但往往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事实与自己想象的相反。

二、新闻反转的主要表现

(一)新闻传播时间较短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公民逐步参与新闻的生产与核实。因此当一则新闻被发出后,相关专业领域或者非专业领域的公民会对新闻进行核实,导致失实或错误的新闻内容在短时间内能被反转或纠偏。

(二)新闻信息片面化

新闻反转大多因为事实在一开始没有被全面了解和调查便被报道出来,因此新闻中的信息往往也是片面化的。这些信息零碎地展示着事件的某一个方面,使得受众也只能片面地看待事件。

(三)新闻话题具有争议性

反转新闻的新闻话题往往更加敏感,这样的新闻比起普通新闻更能激起受众的讨论,同样也是因为受众对于敏感话题的讨论,使得反转新闻获得了更多关注,受众倒逼媒体不断深入调查,才能助推新闻不断反转。

新闻反转是新媒体时代出现的舆论生态的一种不良现象,不仅使得新闻真假难辨,而且严重冲击政府媒体公信力,是一种值得警惕和纠正的问题。但是也正说明了后真相时代媒体、公民自我纠正、自我净化能力的提高,不断有更多的事实真相补位,才能让一则公共事件得到正确的对待和解决,但真相的迟到,无疑会削弱整个社会的信任感。

 

3、请谈谈你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题目解析与定位

本题属于热点话题。媒体融合是新传考试中一贯的热门考点,去年的334和440真题都涉及到了媒体融合的相关知识。而在当前媒体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进入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的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更细致更明确的目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所以,可以说考查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在逻辑实际上同考查媒体融合是一脉相承的。我们440练习套题第7套的论述题“请谈谈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就同此题有所连接。而在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课程中,媒体融合/四全媒体等专题也是被反复提及、着重讲解的。

本题的设问比较模糊,要求同学们谈谈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认识理解。这样的考查方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可供同学们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围绕主题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写进答案中;而对应地,弊端也在于题目指向不明确,如果对“全媒体传播体系”不甚了解,那么答案的框架组织和逻辑整理都会比较耗费时间。我们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按照“宏观-中观-微观”这一常见框架来组织的,同学们也可以选择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或者“困境-措施”等各类框架来组织答案,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即可。

 

参考答案

 

自2014年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媒体融合事业已取得初步成功,并逐步进入到深度发展的阶段。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总书记围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媒体融合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宏观层面:引领媒体融合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总书记围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先后提出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明确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又提出了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的要求,标志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已经从顶层设计进入到了全面落实的新阶段。

从“格局”到“体系”再到“工程”,党中央结合不同阶段的现实发展状况和战略实践情况,逐步深入地提出了有关“全媒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从三者关系来看,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微观层面的要求,它强调媒体内部的深度融合,强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融为一体;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宏观层面的要求,它强调“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是对于国家整体传媒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与规划;全媒体传播工程则是贯穿宏微观全层面的“施工图”,强调实施性和落地性,是认识和实践的高度结合。总的来说,媒体融合是发展过程,是手段;全媒体是发展结果,是目的。媒体融合发展须得始终以“建设全媒体”这一重要灯塔为标,方向准确、坚定不移地行进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发展的航线上。

二、中观层面:覆盖社会生活的四全媒体

总书记在“1·25”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全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特点。与传统观念中“全媒体”等同于多模态内容、多样化渠道和多形式业态不同,新的“全媒体”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媒体在社会治理中扮演更多元更重要的角色。

“全程媒体”偏重时空维度,是指能够覆盖社会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全过程、全时段和全空间的媒体。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所有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都处在传播的系统之中,都被媒体即时而忠诚地记录下来。“全息媒体”偏重存在维度,是指将反映物体在时空中存在的全部情况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强调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完美对接和高度融合,并由此调动起人类的所有感官体验。“全员媒体”偏重主体维度,是指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主体,包括所有人、所有物、所有要素等,都参与到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成为社会信息传播场域中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的一员。“全效媒体”偏重功能维度,是指媒体从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载体发展到集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会信息枢纽为一体的应用平台,以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群众。

三、微观层面:落实创新发展的智慧系统

具体到微观操作层面,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需要搭建起以思维转变为先导,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管理为保障的行动框架。首先,要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思维,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其次,要加强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内容产量,提高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内容供给能力,深耕专业化、垂直化、场景化内容服务,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于优质精神产品的需要。再次,保持对先进技术的敏感和关注,深入研究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抢占技术应用制高点,充分挖掘新兴技术蕴含的变革可能性,为高质量、创新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推动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

 

4、请简述电视采访报道中的“摆拍”应该遵守什么基本原则和要求。

 

题目解析

此题考的是新闻实务理论。题目本身考的有一点“偏”,但题目的回答并不难,考生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常识来回答,比如要遵循真实、常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电视采访报道的成品——电视新闻的特点来逆推,比如要达到真实性,那么在摆拍时就要尊重事实、尊重常识;比如要达到重要性,可以选择核心片段进行演绎等等,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回答题目。

 

参考答案

 

电视采访报道的“摆拍”是指拍摄对象在摄影师、采访者的指导下,讲出相应的话语或作出相应的动作进行拍摄。主要分为两类:事后补拍、摆布现场两种做法。当记者到达某些事件现场时,事件已经结束,记者为了再现之前的情景,就组织人进行还原重拍,这种摆拍通常被称为事后补拍。有的记者在采访事件性的新闻过程中,喜欢刻意摆布,以求最佳的收视效果,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作摆布现场。无论采用哪种摆拍,新闻事件和人物所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特定存在的,新闻记者必须尊重客观,注重真实,否则会造成新闻失去真实性。

一、“摆拍”应该尊重事实

电视采访的摆拍是一种还原真实现状的重新构架,但必须尊重新闻的客观性,不应是道听途说,未加论证凭空虚构的事情。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在新闻的采访拍摄中,必须以真实为本,注重对真实生活的勾画和还原。

二、“摆拍”应该尊重常识

如果在电视采访摆拍时不注重生活常识,往往会出现报道人物神化或者过度简单的因果化现象,让人感觉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报道较为假大空,那么新闻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因此在采访摆拍,要尊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经验,将人物和事件刻画的更加生活化,让群众感觉到自己与这件事息息相关。

三、“摆拍”是对于核心事件的演绎

摆拍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记者与摄像错过了事件的第一次发生,因此通过摆拍让事件再次发生。为了提高采访者的工作效率,减少被采访者的麻烦,且事件已经发生了一遍,记者能够准确抓住事件重点,一般会直接摆拍最核心的事件,让重点更加突出、采访更有目的性。

总之,电视采访报道的“摆拍”并非洪水猛兽或者造假,它只是一种画面重构,一种基于客观事实的采访策划,一种让被采访者真情流露的事件安排。当摆拍的内容是真实的内容,摆放的方式时尊重经验和常识的,摆放的结果是自然发生的,那么摆拍就是合理的,并不违背新闻的真实性。

 

三、论述题(每题50分,共50分)

1、结合2022北京冬奥会传播实例,论述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题目解析与定位

本题属于热点话题。中华文化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是近些年中传MJC考题的常客,而冬奥会也是2022年的国际热门话题,将两大热门结合起来考也符合中传一贯的考试风格。161师第二次模拟考试334的主题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本题高度契合,当时师姐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在161《专题与热点·新闻传播版》笔记中也专门整理了一章冬奥会相关的内容,相信大家在面对本题时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本题的设问非常直接,要求同学们论述传播中华文化的措施和方法,同学们可以化用 “讲好中国故事”等跨文化传播的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话语体系、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进行思考,然后在答题中加入一些冬奥会传播的案例即可。这是比较稳妥的答题方式。我们以下提供的参考答案思路则与冬奥会的联系更紧密一些,并且为了结构完整加入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板块,在此供同学们借鉴和参考。

 

参考答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它涵盖该民族从过去到未来的所有活动内容,凝聚着其对于世界的总体认知和感受,沉淀着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在,它记录着过去、展示着当下也指引着未来。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做好跨文化国家沟通和国家形象管理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一)对内: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底气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而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要求国民对于中华文化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知其将要何然。唯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中华文化传播体系,才能助益更深沉的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的建构与实践,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深厚底气根植于民众心中。

(二)对外:传递文化价值,提升国际形象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向世界传递出中华文化的价值,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二、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

(一)符号展演:打造媒介仪式,展现文化审美力

符号学家赵毅衡认为“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中华民族通过上下五千年的实践、传承与创新所累积的意义矿藏是无比富饶且深厚的,它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素材库。但是纯粹的意义是空泛的,它必须由外显的符号作为载体才能被受众感知进而被纳入受众的心智和认知空间中。冬奥会通过建构开闭幕式这类盛大的“媒介仪式”,将中华文化元素凝练成兼具文化内涵、视觉冲击和情感激荡的文化符号,以形象化、生动化、沉浸化的方式勾勒出融合传统中式美学与现代科技美学的新时代文化图景,为全世界受众塑造了难忘的集体记忆,展现了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要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需要将中国特色元素提炼成蕴含中华民族文化审美和精神气质的文化符号,并以此为基石建构媒介仪式。它们不仅具有唤醒民族基因、传播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共识、镌刻民族记忆的功能,还为世界其他民族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共通的意义空间,让中国文化能够跨越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与障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世界人民的认知与情感。

(二)技术赋能:创新呈现形式,重赋文化生命力

冬奥会在场馆布局、节目内容设计以及开幕式直播三方面综合运用了多种前沿科技,将文化的柔与科技的硬结合得恰到好处,把握了传统与现代的良好平衡,用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浪漫与风韵高质、高效地体现了出来。比如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鸟巢数字模型,为真实的演出效果提供保障;用裸眼3D技术呈现“冰雪五环”破冰、“迎客松”空中绽放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中华元素的美;用8k+5G技术直播开幕式,为国内外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从来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与实践的同声相应,与技术的同气相求。在以变化和创新为主题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可以借助技术发展的东风,在不丢失其精神内核的前提下,与时代接轨,以更能为现代受众所接受的形式呈现和传播。此般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互动可以让中华元素“活”起来、“动”起来,重现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三)迷因传播:唤起情感共鸣,提升文化感召力

在文化传播场域中,迷因是一种表现为信息形态的自主生命体,它通过不断地自我复制、传播与迭代来延续自我的存在,并在此过程中影响着一个参与群体的思想和行动,甚而形塑群体文化。冬奥会通过搭建以北京——创造历史的“双奥之城”为主题的时空迷因、以运动员在赛场内外的真实故事为蓝本的情感迷因、以自然与人文相映衬的冰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迷因等三条主要的迷因传播路径,将以人为本、互动传播等理念融入其中,在赛事之外开辟了文化传播的主战场,协同全球观众一起打造了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狂欢,向全球展现着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在文化话语权下沉的新媒体时代,发掘出中华文化中能够被迷因化的要素并加以数字化呈现,以吸引为数众多的文化参与者们关注中华文化,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创造、传播和改造中华文化迷因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感召与凝聚、兴盛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正是在中华文化迷因的生产、消费与流转过程中,基于情感共振引发的合意空间被形塑,文化冲突和壁垒被解构,世界各族人民在频繁而复杂的参与和互动实践中逐渐达成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符号的创新性展演、新兴科学技术的现代性活力以及中华文化迷因的参与性互动以三足鼎立之势托举起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新传播态势,合理借助三者力量能够助力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增强,并最终助力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使中华文化能够被时代认同,甚而引领时代,使中国能够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以上题目为广院161师学员内部回忆版本,解析出自广院161师教研团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于题目有补充修改,也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系。

  如果还有任何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 END -

 

 

广院161师近期安排预告:

  • 开启2023中传各专业考研复试辅导班(含材料评议)
  • 开启2024中传各专业考研辅导报名
  • 更新2024中传各专业考研辅导笔记(约3月上架);
  • 举办2024中传783+883、MJC等专业考研公开讲座
  • 其他全国广告新传营销公关考研相关辅导事宜;
  • 提供更多考研学习方法、新手答疑、考情动态及广院161师辅导信息... 

请大家保持关注! 

本文地址:http://fswenzheng.xhstdz.com/quote/80183.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fswenzheng.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