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术室内,气氛庄严而凝重。全体医护人员肃立默哀,向李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57岁的李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器官捐献,这份“生命礼物”将使2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swenzheng.xhstdz.com/file/upload/202504/12/104225752.jpg" alt="" />
“器官捐献是好事,一定要登记”
李先生一家,满怀着对生命无私奉献的热忱。这颗奉献的种子,最早由李先生的父亲播下。李先生的父亲性格开明豁达,听闻器官捐献之事后,便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去世后进行器官捐献的意愿。受此影响,2018年,李先生的儿子在网上看到器官捐献宣传,被深深触动,当即在线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第二年,李先生也紧随其后,加入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得知去世后器官还能帮到别人,我们就觉得器官捐献是好事,一定要登记。”李先生的儿子回忆道。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swenzheng.xhstdz.com/file/upload/202504/12/104225772.jpg" alt="" />
在儿子眼中,李先生活得潇洒自在,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他常教育儿子要做个好人,自己更是以身作则。遇见流浪狗,李先生总会心生怜悯,好心收留;看到有人乱扔瓶子,他会默默捡起,放进垃圾桶;多年来,他还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swenzheng.xhstdz.com/file/upload/202504/12/104227262.jpg" alt="" />
“不要悲伤,好好过你的一生”
命运似乎爱与善良的人开玩笑。4月1日,李先生突发脑出血,情况危急,被紧急送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军工医院)救治。院方迅速组织抢救,然而李先生的病情不容乐观。4月2日凌晨2:00,承德市中心医院紧急调配ECMO设备,一行12名医护人员星夜奔赴,秦皇岛市卫健委同步协调血液资源,各方全力以赴参与抢救。4月2日下午,李先生被转运至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连续奋战,但终因病情恶化,4月4日13:00,李先生被判定为脑死亡,生命的烛火悄然熄灭。
对李先生的儿子而言,父亲的骤然离世犹如晴天霹雳。生活中,父子俩既是亲人,更是挚友,有着共同的爱好与话题。他们都喜欢哲学,曾畅想待父亲退休后一同前往黑格尔的故乡,探寻思想的源头;还计划重游海边,重温往昔美好时光。如今,这些约定只能化作心底永远的遗憾。
而李先生此前留下的信件中,给孩子最后的叮嘱是:“如果我离世,不要悲伤,好好过你的一生,加油!” 这句饱含父爱的话语,成了支撑儿子继续前行的力量。同时,李先生在信中再一次表达了捐献器官的意愿。
“活着时好好生活,离去时尽力奉献”
李先生的儿子强忍着悲痛,决定帮助父亲完成最后心愿——器官捐献。4月4日下午,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李先生的儿子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和《人体器官获取手术知情同意书》。“能在生命的最后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一定会很欣慰。”李先生的儿子这样说道。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swenzheng.xhstdz.com/file/upload/202504/12/104228742.jpg" alt="" />
4月5日10:32,医护人员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完成了器官获取手术,随后捐献的器官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李先生成功捐献了双肾脏和双眼角膜,他的捐献能救治2位器官衰竭患者,使2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向李先生的无私大爱致敬!”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冷全纪说。据了解,李先生是秦皇岛市第42例、河北省第865例器官捐献者。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是造福人类的善举,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捐献遗体和器官,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大善之举,也对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共同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这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也衷心地感谢捐献者的家属能够支持亲人的大爱善举。”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