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茶山染翠。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中洞村白茶种植基地迎来“明前茶”采摘丰收期,100多名采茶工人身挎竹篓穿梭其中,采下今春的第一茬嫩叶。
白茶种植基地(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进白茶基地,可以看到茶山层层叠翠,一棵棵茶树吐露新芽,叶质柔软,色泽翠绿,空气中弥漫着茶叶清香,采茶工人们早早来到基地采摘第一捧春茶。
采茶工人正在采茶(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采茶时一定要注意,要采最嫩的部分,一芯一叶最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新芽,轻轻用力一提就可以了,不能用指甲掐,否则茶叶会发黑,影响品质和卖相。”基地负责人何升玖正在耐心指导采茶工人采茶技巧。他介绍,今年白茶长势非常好,采茶这一个多月每天都要100多名采茶工进行采摘,才能抢在时间节点前把345余亩白茶采完,预计有1000公斤,春茶采摘季预计发放工资35万元左右。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芽叶细嫩,口感清香醇厚,备受茶客们的青睐,素有“明前茶,贵如金”的美誉。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大有镇坚持“农旅融合、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白茶产业,鼓励农户以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收入挣薪金等的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茶树吐露新芽,鲜嫩欲滴(吴念 摄)
“采得快一天可以采六七斤,30块钱一斤,有200块钱左右,工资月底结账,老板还管吃,既不耽误农活,又能照顾家里,挺高兴的。”正在采茶的村民杨由梅高兴地说,除了采茶,她平时还参与除草、剪枝等,多数时间都在基地里干活,一年下来能有1万多块钱。
采摘的芽叶柔软细嫩(吴念 摄)
据了解,中洞村白茶基地从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质量兴茶为导向,秉承“让消费者喝上干净茶、放心茶、安全茶”的发展理念,依托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用活闲置土地和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白茶产业。同时,基地还大力推行白茶原生态种植,坚持人工采摘、施羊粪、鸡粪等生态肥,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当上了“产业工人”,领上了“固定工资”。
茶园加工车间(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