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燕厦乡:白茶萌芽制茶忙

   日期:2025-04-04    作者:knnd9 移动: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quote/3382.html

本报记者 阮智愚 通讯员 方盈颖 郑燎燎

掌上咸宁报道

3月28日,在通山县燕厦乡畅周万亩白茶基地内,3000亩白茶丰产,数十名采茶工穿梭在绵延茶田间采摘鲜茶。

图片

当前,正值“明前茶”采摘、加工的关键时期,茶叶加工车间内,炒制后的白茶铺展在车间内,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气。自动炒茶机内茶叶翻飞,两名专业炒茶师傅正紧盯茶叶,不时拿起热腾腾的茶叶仔细翻看。

图片

“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晾青,两、三小时内必须炒制,进行高温杀青。”来自安徽的李师傅有着20年的炒茶经验,精准把握制茶的工艺与火候,他介绍,茶叶还需要经过分选冷却、理条塑形、烘干提香等工序后,才能得到成品茶叶。

图片

临近中午,采茶村民陆续来到白茶加工车间,验收、过秤、开票、领款,现场秩序井然,十分热闹。村民们看到自己竹篓里采摘的新鲜嫩芽马上变成现金,满是喜悦。

“每斤鲜茶40元,每人每天能收入150元至300元。”畅周白茶茶园负责人彭代强介绍,畅周万亩白茶基地项目落户以来,常年提供劳动岗位80余个,采茶期用工800余人,年均发放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

图片

去年,畅周白茶基地产干茶1200斤,实现产值800余万元。茶园盛产后长期用工将达300人,季节性茶叶采摘期用工量达3000人以上,干茶产量达5万斤,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建设1万亩茶园,分三期实施。现已完成一期茶园建设3000亩,二期将再建3000亩茶园。当前,二期基地厂房、加工车间、观景亭、景观塘、农家乐已建成,产业路硬化已完成3公里,抗旱滴灌设施完成400亩。三期计划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广白茶种植4000亩,形成以基地为龙头,农户多点开花的茶产业集群。

近年来,燕厦乡依托山水资源,坚定不移把白茶作为兴乡富民的主导产业,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变成了富民强乡的产业优势,是对“两山”理念的坚持与践行。如今,燕厦乡白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