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乙方狗,前一阵我去甲方拍视频,弱光环境下,11的视频拍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结果就是所有素材不可用。
于是,媳妇儿大手一挥,特批了一台iPhone15 PRO MAX版本。
从我11到15的换代可以看出来,我们苹果用户都是钉子户,确实比不上年年换新机的安卓党,一台得用四五年。
换了这台手机之后,我就在找适合我的手机壳。
之前买了两款9块9包邮的透明壳,痛点也很明确,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脏污发黄,实际上这种比较轻薄的,最大的保护作用也是防刮擦,防震效果并不好。
作为一个摩托佬,防震和防摔恰恰又是最重要的。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买了这款UAG磁吸尊贵版手机壳。
手机壳这个产品,无非是两种路线——追求轻薄和追求防护,而UAG的Slogan“Built to GO Further”,为走的更远而打造,非常清楚说明其定位是后者。
至今,2012年诞生、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UAG是妥妥的手机壳一线品牌,坐拥磁吸、探险、陨石等产品线。
其中最硬核、保护最到位的就是磁吸尊贵版本。
大道至简,UAG手机壳贵,但并没有过度包装。
手机壳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漂亮国有关部门的防摔认证。

这个认证,以及“Built to GO Further”的slogan,首先让我想到了主打“Built Ford Tough”的这款车:

跟飞坡的福特F-150猛禽一样,UAG手机壳的防摔高度,达到了2.4米,接近一层楼的高度了。
UAG手机壳的包装背面也是简简单单:

取出来拍个全家福。
黑色的UAG,配白色的iPhone,主打就是一个反差。

UAG手机壳看着傻大粗笨,实际上并不是,加强的部位主要在四个角、以及底部增加了4个支撑筋。

实际测量,最厚的四个角,增加了大约5mm的厚度,其他位置,则只增加了大约1mm的厚度。

背部是UAG手机壳的看点所在。
作为磁吸版,最大的亮点莫过于UAG的logo这一圈六边形,可以无障碍使用苹果的magsafe磁吸充电。
红、黑、银,各种颜色配到这么点尺寸的手机壳上,并不显得凌乱。UAG手机壳的主框架是TPU,即热塑性聚氨酯橡胶材质,确保了耐磨耐用和耐高低温性能。
细节方面,这种要素过多的手机壳,最怕的就是各种毛刺,而UAG的整体感极强,没有任何毛刺、割手的感觉。

保护是UAG手机壳的重中之重,可见iPhone的镜头是低于UAG手机壳的,避免了绝大多数的日常磨损。

买这款手机壳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能不能用车上的无线充电。
于是,放在了我的蔚来ES8上。

我的车选择了乔戈里灰,这是一种饱和度很低的灰色,黑边的UAG手机壳放上去也不违和。
每一次放上之后,总能够很快显示充电状态。NIO的充电显示是中控屏右侧第五个蓝色图标,蓝色亮起则代表充电中,黄色亮起则代表接触不良。UAG手机壳每次都能很快速的充上电。倒是我媳妇儿淘宝买的轻薄款手机壳,每次总要反复挪动手机的体位一阵子,才能充上电。

当然,作为摩托佬,放上摩托车才是重点。
UAG果然跟户外最搭,放在座垫上就很亮眼。

放上我的五匹防震版手机支架,住在城乡结合部,面对连续减速带和各种坑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机被震坏、摔坏了。

手机壳、手机膜,是我们天天接触、天天使用的耗材。
在UAG手机壳到位之后,我又去商场下面买了一个150元贴膜4次。这在值友们的眼中肯定是智商税拉满。
但实际上,网购几十块的手机贴膜,我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选择,平均一张15-20块,也觉得硬度不够,一摔就破。或者跟车钥匙放一起,碰一下就裂边。而且我每次还要请我媳妇儿贴,我没这手艺。
最近在线下店贴的这张膜,厚度很高,用了很多天之后也没有破裂。我现在担心的是我剩下的3次,是不是得猴年马月才能贴完。

选手机壳也是一样的,乍看之下,接近600块的UAG很贵。美国品牌、美国相关部门认证,总感觉是营销说辞,对应了智商税加持。
实际上UAG的做工、用料、设计,完全对得起它超过500元的售价,属实是一劳永逸的选择,特别适合我这种iPhone钉子户。
更何况,UAG的保护性能极强,摔坏一个镜头、屏幕,那真是数倍于手机壳的价格了。
在搞完了壳膜之后,我把iPhone的管理设置成了最高充电上限80%,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目前手机已经用了半年了,还是100%电池寿命,大家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