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为了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加强对高质量就业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社、霖珑云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才战略创新研究院联合在京举办“高质量就业指数模型”发布交流活动。
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
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
霖珑云科CEO 韩志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
杨志明
西交利物浦人才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鹏
多方代表共议共建
高端智库深度解读
本次交流活动邀请了众多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积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与体会。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处长
于凤霞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处长于凤霞说,未来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高质量就业,需要多方努力,不仅仅只依靠政府的力量。她认为,平台型企业在提升就业质量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黄梅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黄梅提出,高质量就业指数的研制和发布,对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就业质量的建设,是一个创新之举,对于未来高质量就业相关政策的制定,还有政府公共政策的出台,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
鲍春雷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鲍春雷认为,高质量就业指数模型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对于评价和分析就业质量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同时他建议指标体系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并与宏观政策进行有力衔接。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范围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范围,针对高质量就业指数构建提出三点思考。一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应统筹协调就业规模与就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前提是实现充分就业。二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应该兼顾个体权益与社会利益。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高质量充分就业应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互支撑。
霖珑云科董事长 高萍
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后,霖珑云科董事长高萍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未来霖珑云科将始终坚守让劳动更有价值的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她还提出,期待探索由政府、协会牵头,机构、服务商共议共建,开展一系列高质量就业指数相关的论坛、展会、标准建设工作,让高质量就业有据可依,为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贡献更多社会力量,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推动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END

更多信息请关注
“河北人社”抖音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