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娜 孙吉正 成都报道
进入2025年,咖啡行业的争夺愈演愈烈。(以下简称“瑞幸”)和库迪咖啡(以下简称“库迪”)作为国内连锁咖啡的代表,在市场中展开全方位竞争。
近期,库迪宣布全面升级“触手可及”计划,推出便利店型,进军便利店行业。同时,宣布维持2025年年底5万家门店终端的目标不变。另一边,瑞幸表示要继续“加密高线城市、拓展下沉市场”。
在瑞幸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其董事长兼CEO郭谨一透露:“瑞幸目前没有提价计划,9.9元的活动也会持续开展。”而此前库迪曾表示“现行门店补贴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这也意味着双方的价格战将延续下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咖啡业的内卷已进入下半场。“除了以品质、流量等作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咖啡行业还需面对供应链完整度、品质保障、场景创新、产品矩阵完善、服务体系升级以及客户黏性方面的激烈竞争。”
入局新业态
根据库迪方面的资料,其在推出便利店型的同时,还保留了原有的咖啡店、店中店业态。
据库迪2月18日与联营商的线上沟通,库迪计划便利店加盟模式将“以门店盈利为第一原则”,即在供应端不赚联营商的任何利润,允许联营商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货,且该部分收入不计入服务费收费额度。同时,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建店的前2000家门店,可享受36期分期付款政策,以及为期两年的服务费减免。
尽管库迪已组建了专门的便利店采购及产品团队,或将快速融入便利店运营体系。但便利店终归是零售生意,运营需管理超3000个SKU(库存量单位),与其现有的产品线和管理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多位受访对象对此持谨慎态度。
快消行业专家路胜贞认为:“作为市场追随者和模仿者,有了众多前辈的经验,库迪只要能解决上游产业链供应和必要的资本辅助,这一新举措有利于与竞争对手展开规模化竞争。但考虑到目前我国便利店饱和的市场现状,库迪的增店计划面临诸多未知。”
朱丹蓬认为,中国的零售行业已经非常成熟,竞争异常激烈。库迪作为跨界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便利店行业不仅需要丰富的产品线和管理经验,还需要对消费者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事实上,库迪对于便利店业态的布局并不突然。此前,库迪通过推出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试水“咖啡+便利店”,将咖啡店植入到便利店、连锁餐厅等各类消费场景中,即“店中店”模式。
在2024年的媒体沟通会上,库迪还提出“便捷店”打法:争取达成“三店围一店”的理想局面,实现主要消费场景“百米之内有库迪”。
经过上一轮扩张,库迪官网显示其要在2025年年底实现5万家门店的目标。2024年10月,库迪官宣门店过万,目前过去了4个月,库迪门店数量并无明显提升,其能否凭借“便利店”和“店中店”模式实现5万家门店的目标尚需进一步观察。
扩张“肉搏赛”
为应对竞争,瑞幸近年来也在加快门店扩张,不同于库迪的全联营模式,瑞幸采取“自营+联营”双轨策略,在一、二线城市加密自营店,同时通过开放 “带店加盟”“定向点位加盟”“新合伙人加盟” 三种加盟模式加速下沉。据财报,截至2024年底,瑞幸门店总数达到22340 家,净开店数6092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带店加盟模式下,在租赁合同期内或自有产权商铺的投资者可随时转入为瑞幸,有利于对优质点位的争夺。”近年来,瑞幸与库迪之间的“点位争夺”战争逐步升级,学校、商超、写字楼等都是必争之地。
据极海品牌检测数据,如果以200米为加密距离,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瑞幸加密门店的占比分别为42.78%、36.63%,比蜜雪冰城在四、五线城市的加密门店占比还要高。
对于提高门店密度的打法,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需要通过加快开店速度和加密门店布局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加密门店布局还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通过在同一区域内开设多家门店,能够形成品牌集群效应,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同时,密集的门店布局还能提高品牌的可见度和可达性,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路胜贞表示:“高密度门店覆盖是降低供应链配送成本的最好选择。不但能有效降低供应成本,还可以形成品牌强渗透,把消费者限定在难以回避的品牌选择里。从而也对竞争对手形成挤压效应,对竞争对手实现分割包围,形成区隔性、局部性垄断,增大竞争对手的进入门槛。”
此外,双方的竞夺已扩展至海外市场。资料显示,2024年四季度瑞幸在新加坡市场新增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51家,此外,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正式进入马来西亚,并于2025年1月首开两家门店。库迪并未公布具体数据,只显示其业务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从加盟模式来看,瑞幸的海外扩张偏谨慎。按照郭谨一此前的说法,新加坡的瑞幸门店全部采用直营模式,并计划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向其他国家以品牌授权的方式扩展。而库迪在海外将采取直营、联营和区域合伙人的模式推进。从定价策略来看,瑞幸定价与本地的相近,库迪的海外战略则是以低价跑量。
在江瀚看来,瑞幸与库迪在海外市场的定价策略差异反映了它们对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理解。“瑞幸不走价格战路线,可能更注重品牌形象和品质体验;而库迪则想凭低价打开市场,可能更看重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基数。这两种策略各有优劣,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路胜贞指出:“无论东南亚还是美国,咖啡的大众化普及程度与我国茶市场的普及一样,低价已经很难有竞争优势。库迪目前还处于积累小店模型经验,打造即买即走场景,摸索单店投入成本,增大门店数量的扩张初期,其低价策略,主要是用性价比先站稳脚跟,再寻找突破机会。属于量力而行阶段。”
关于双方下一步的布局规划和拓展节奏等问题,记者联系库迪和瑞幸方面,双方均未回应。
博弈价格战
目前来看,双方的价格战还将延续。近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郭谨一明确表示暂不提价,9.9元咖啡活动将持续。而此前库迪高层则向媒体表示:“会坚持9.9元策略,并将现行门店补贴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
路胜贞表示:“在缺少溢价基础的背景下,低价是所有非文化性咖啡产品的必然选择,也是纯产品化咖啡必然的市场选择。10元左右是一般消费能够接受的价格,这有利于降低消费门槛,提升消费机会和消费频次,最大限度地获得消费者。”
2024年以来,由于受到巴西及全球咖啡豆主产区减产,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持续飙升,咖啡豆的价格创历史新高,因此咖啡豆原料价格上升后如何保证利润显得至关重要。
郭谨一在业绩会上坦言,咖啡豆原料成本上涨确实给该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通过强大的供应链以及在咖啡全产业链投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这一影响。瑞幸已加强与巴西之类的原材料产地的合作,将未来两年的咖啡豆采购量从12万吨提升至24万吨。
库迪也在加强供应链建设,2024年,其宣布位于安徽的全球供应链基地已经正式投产。该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年产能4.5万吨,拥有包含咖啡烘焙、食品原料、包装材料及其他配套的供应链项目。
无论是现行门店补贴政策的延长还是供应链基地投产后的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但公开资料中未有库迪获得过资本融资的消息。此外,天眼查信息显示,库迪创始人陆正耀个人被执行标的累计近30亿元。在研报提及,库迪现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新门店开业提供的一次性现金流。每家新门店可为库迪提供10万—15万元的现金流。
库迪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库迪自2024年5月起便已经实现持续盈利,每个月盈利的正向现金流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实现了自我造血和正向循环。“库迪的9.9元能够持续,是建立在供应链垂直整合、数字化运营和产品结构优化基础上的。”
“价格战推动了国内咖啡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但行业的马太效应正在越发明显,目前咖啡市场竞争已经从品牌、规模、粉丝、供应链四大维度全面展开,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资金实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朱丹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