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被低估了吗?这些股票极具吸引力!

   日期:2025-03-02     作者:u11xu       评论:0    移动: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news/3029.html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反映港股大盘表现的恒生指数今年以上累计涨幅16.64%,恒生科技指数更累计上涨18.61%。目前港股的历史估值水平(PE)大

今年以来,反映港股大盘表现的恒生指数今年以上累计涨幅16.64%,恒生科技指数更累计上涨18.61%。

目前港股的历史估值水平(PE)大概在11倍左右,在整个港股历史上的估值区间大概在50%或是60%的区间。

鉴于估值相对较低,现在的时间点,是不是比较好参与港股市场的机会?12月8日2024年雪球嘉年华在深圳举办

图片

以下为全量文字

王星:各位观众好,很高兴大家来参加我们这场专门聊港股的论坛,今天很荣幸我们请到了两位在港股投资领域非常资深的嘉宾跟大家聊一聊港股相关的话题。

第一位嘉宾是曾总,曾总是1991年就参与了股市的投资,曾总在投资股市上的年龄和时间,我猜是超过很多在座观众的年龄,曾总现在管理了一家私募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方向也是港股和美股,曾总对港股和境外市场有非常资深的理解。

第二位嘉宾鲁总是华夏基金的高级副总裁,也是华夏基金在港股的指数基金基金经理,鲁总对指数化投资的话题非常资深,期待和两位嘉宾在港股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先从鲁总开始。

鲁亚运:感谢雪球的邀请,我是华夏基金鲁亚运,港股低估值、港股估值低大家一直在聊,指数的角度大家会发现,真实的港股估值比王星老师分享的数据要更低一点,现在恒生指数的PE估值大概是8、9、10这样的水平,也是处在历史比较低的分位数。大家会发现,当前的恒生指数跟五年前、十年前恒生指数的成分有发生一些变化。2018年的时候,当时有一波互联网公司、新经济的代表登陆港股,2018年之前恒生指数以金融、地产、消费,相对估值偏低的成分股作为主要的核心权重,最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登陆港股,以前恒生指数的成分50个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80多个,现在恒生指数的成分很大权重是互联网公司、金融、地产、消费。如果拿当前互联网成分比较高的恒生指数跟五年前、十年前金融、地产含量比较高的恒生指数看PE、PB相比是有失公允,恒生指数的估值要更低一点。

恒生指数、港股的低估值也提升了港股里很大一批具有高分红、高股息属性的板块或风格,高估值提升了高分红、高股息板块的资产吸引力,确实港股的低估值,包括横向跟美国市场、A股、欧洲股市进行比较,确实跟他自己过往比还是横向跟其他地方的股市比较,估值都是有目共睹的。我的感受是,如果近期大家看到港股出现一些调整,估值吸引力进一步大大提升,反而给大家提供了比较好的布局时间窗口,反而在924以后市场一直在涨,大家很焦虑,这个涨要不要追涨?反过来近期市场出现调整的情形,我觉得大家可以更加乐观的对待这种调整,给大家提供通过指数化布局港股的机会。

王星:谢谢,曾总。

老曾阿牛:港股估值贵还是便宜?要么横向比较,跟国际市场比较,我1996年进入港股,这里没有几个人比我进入港股更早的人,回顾看历史,今年港股的估值和历史上差不多,横向比较香港一直是全球估值最低,一直都是最低,你说它未来会不会是最低?我只能说它和历史上相比并不是有多么低或是多么高,正常。这是横向。

看历史也是差不多,更关注的是未来,港股未来最大的机会,国内不断增长对境外资产配置的需求和外资撤出港股的压力之间到底谁的力量更强大。今年当然更好一些,过去这几年港股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地缘政治的危机,外资不断的流出,这是巨大的利空。为什么港股还扛住了,或是今年还涨了?主要的资金来自于内资南下港股通的配置,90年代进入港股的时候并没有港股通的方式进入投资,未来这个窗口会继续向境内投资人,包括在座各位打开。我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港股的未来在哪儿?在不断增长的内资配置的需求对抗外资不断撤出的压力,大家对这个进行判断。

我们一直重仓港股,这些年在港股上一直是挣钱的,我一直认为作为境内的投资人,面对A股市场可以把目光投向香港,巨大无比的折扣和有些公司提供A股不同的选择,我认为大家还是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谢谢大家。

王星:谢谢两位,两位对于港股非常充满信心。曾总也谈到一个问题,现在很多投资人比较关注地缘政治后续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上一场的环节也谈到了,可能现在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在关注一个问题,特朗普明年当选以后贸易保护的政策可能对全球各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一些影响,可能目前来讲,我观察到市场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大概分两类:一是认为特朗普明年上台以后可能引发关税战,对经济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二是投资人认为中国政府在预料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明年可能会推出更多刺激经济、刺激内需的策略中和第一个负向的影响。请两位嘉宾谈谈,你们看来特朗普明年当选以后,如果做贸易战方面的动作,对于港股的影响会是什么?

鲁亚运:大家比较关心当前美国大选以后新政府上台推出一系列政策对咱们投资A股、港股有什么影响?我想分析一下风险点和机会。客观来说,大家会觉得无论是A股、港股波动会加大,我们看A股和港股的行业构成,我们会发现港股市场的轻工制造以及中游的制造业比A股的占比要小一点。大家知道如果接下来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对于轻工、中游制造业是否影响大一点?港股市场的权重比A股低,港股市场更多是大众消费品以及一些互联网公司,是不是对于港股在关税贸易这块的冲击会小一点?

二是大家明年担心的风险点,如果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的政策,反过来可能也会导致美国通胀的重新抬头,通胀重新抬头可能会影响到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大家担心明年美联储会降多少息,万一美国通胀又上去了会不会又重新加息?这种情况下,可能对于港股的冲击、影响会更大一点。

三是大家可以再乐观一点,大家知道港股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这些指数,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偏科技、偏互联网的公司,大家也知道在2018年以后政府对于自主可控板块、国产替代领域的决心是比较大的。

我觉得反过来明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如果真的最后推出关税的政策,是不是也会加速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进程?对于港股市场偏硬科技的科技公司或是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指数,反过来也是新的机会。

大家看到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所准备,当市场向下调整,通过指数化,投资港股有很多指数工具,比如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背后都有ETF的品种,我觉得大家不妨可以借助这种指数化的投资工具,借助ETF准备好,如果市场明年出现一些调整,非理性的下跌,但是长期来看,刚才曾总也提到,未来如果配置港股的资金流入的趋势大于外资撤出的趋势,大家如果认可长期的理念,我觉得是提供给大家比较好的配置时间点。

老曾阿牛:分两块:

第一,我们看美国方面的压力,我自己认为特朗普2.0会比特朗普1.0好很多,特斯拉最近股票涨这么多,马斯克对于美国政府的影响非常巨大,特朗普2.0里,一会儿公布卢比奥导致下跌,大家觉得特朗普政府鹰派,我觉得那些是小人物,最关键的是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我观察马斯克的历史包括马斯克的妈妈经常来中国,他们在Twitter上对中国发赞。我觉得大家不要关心特朗普政府其他人的观点,主要看马斯克,特斯拉的股票涨这么多,中国政府会抓住特斯拉,搞定马斯克,就是搞定了政治。我的好朋友波哥,政治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门生意,马斯克为什么投了2.59亿美元给特朗普?现在获得巨大无比的收益,我觉得大家不必对中美关系这么悲观。

王星:您的意思是马斯克会劝特朗普不要对中国加关税?

老曾阿牛:不不,关税一定是加的,不会那么严重。

王星:为什么您觉得影响没那么严重?

老曾阿牛:马斯克巨大无比的利益在中国,上海特斯拉工厂救了马斯克一命,有些人翻脸不认人,马斯克是有感恩之心的人。

王星: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特朗普豁免特斯拉,对中国其他的商品和企业还加关税?

老曾阿牛:两个层面,关税肯定会加,但是特朗普比民主党好的地方是,特朗普还是一个商人,什么都讲钱,大家总是关注特朗普对中国的打压,他也打压韩国、日本、欧盟,他对所有的人都打压,他对中国可能嗓门更大一点,他对所有人都打。你要明白一点,他总是说你交保护费,他本质上还是商人。商人可以谈,如果民主党上来,他讲的是LGBD、讲的是价值观,价值观没法谈,这是我对政治的理解。

第二,关税中国还是有办法应对,最近人民币汇率一直在贬值,当然跟美元汇率走强有关系,我认为中国应对关税的措施极有可能是让人民币再贬到8左右,这是我瞎猜。结合港股的投资,为什么这几年净值表现还凑合?因为我买了港股,我们6点多进的港股,如果美元贬到8,汇率这块就赚了20%。如果你认为真的要打贸易战,结果之一极有可能就是人民币汇率下跌,结合今天的主题,港股是很好的对冲人民币资产下跌的工具。

回过头看,如果是很严峻的地缘政治危机来了,更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我相信在座的,包括我们这行大部分人,我们资产净值是在2021年,2021年发生什么事情?共同富裕、反垄断,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前两个月市场监督局,我记得2021年市场监督局一个礼拜出一个公告,处罚阿里、腾讯、美团,最近也没有了,意识到互联网企业对民营企业家的鼓励和支持。两个月前市场监督局还对蚂蚁、阿里巴巴的整顿有了正面的结果。未来地缘政治越危机、外面压力越大反而内部更加团结。A股压力最大的时候不是特朗普的时候,特朗普的时候我们A股走得好好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是拜登,拜登笑嘻嘻跟你握手好象外面压力小了。特朗普说打你,反而内部会更团结。我不太担心未来地缘政治的危机。

王星:我总结一下您的观点,您认为特朗普2.0的事情有可能没有像特朗普1.0似的那么不好对付,特朗普相对来讲还是商人 。您觉得外部更大的压力会更好促进内部自己把事情做好,让我们应对特朗普2.0的举措做得更好

老曾阿牛:对。

王星:谢谢。过去一段时间,包括今年港股市场涨得比较好的一类资产比如说资源股,雪球上有人聊中海油这种资源股,请两位聊聊你们对于目前这个阶段资源股尤其是港股资源类投资的策略是什么样的观察和判断?目前来讲过去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港股资源股经历了非常好的涨幅,这个涨幅在未来还能不能持续?贸易战明年会有对全球资源扰动的情况下,港股资源类的投资想听听两位的看法。

鲁亚运:资源板块有原油、有色,还有一些贵金属,聊资源更多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的影响。二是我们看到一波推生港股资源股的上涨除了宏观周期外还有高分红、高股息的属性,可能也是上涨的影响因素之一。

1、我们先说宏观经济周期,我们看到全球的资源品的价格在过去几年还是受益于包括美国、中国制造业,客观来说疫情期间经济压力可能会更大,这几年都有所复苏,推升了资源品的需求。

2、美联储开始开启降息的周期,或是他从加息结束到第一次降息、第二次降息,我们去投资这些资源品跟利率环境或是利率环境带来的流动性宽松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应该说是正面的影响。

3、俄乌冲突、中东的局势会不会对原油大宗商品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我觉得三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做复盘的话,对资源品的价格是有利的。

第二,港股里,不光是港股包括A股在内,去年A股红利类的资产,包括港股里的红利类资产,都有一部分跟资源品重合度比较高,比如说银行的存款利率包括昨天看到的新闻,余额宝的收益率到了比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下大家会发现港股的高股息资产性价比又再次提升,大家觉得已经涨了这么多,现在利率还在往下,大家觉得高股息资产还是能再配一配。

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因素驱动了港股资源品的上涨。

展望未来,核心一点,明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或是全球的经济周期是否还是处在向上复苏的阶段?如果是的话,对于大宗商品或是对资源品来说还是偏有利的情形。如果明年美国出现一些经济的波动,大家在讨论到底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或是其他的,可能会对资源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冲击,可能会影响到港股在内的资源品价格表现,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老曾阿牛:说起资源品,我先说说主持人,主持人应该不是实战派,资源品下半年跌得狗屎一样。

上半年资金冠军,下半年跌落凡尘,甚至跑不赢指数,大家知道雪球的红人大金链子也跟我们差不多,上半年冠军,现在成了被大家嘲讽的对象,包括我们也是成为被大家嘲讽的对象。

我们是战壕里的、第一线的,我具体讲讲大家关注的一些资源品,比如说煤炭,上半年已经放弃了,我自己认为无论是任何资源品都是周期,我自己认为大的周期见顶了,一是需求,包括房地产的需求大幅度压缩,这会导致10到20%需求的萎缩。同时煤炭最主要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发改委一直在控价,你一涨他就给你发一个文,不让你涨,需求在下降,同时进口数量还在增加,进口放松了,这个行业就剩下了一个重估,看股息的行业,没有任何的进攻性,因此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所以上半年我们就放弃了。

石油我们还坚持持有,为什么呢?它跟煤炭反过来的逻辑,煤炭是被发改委封了顶,石油等于被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欧派克保了底。保底的资源更让我安心一点,主持人说到中海油,我也不是给大家推票,你算一下,哪怕油价跌到65美金,现在72、71,中海油有1200亿左右净化润,更何况每年还有7%的油气增长,又是成长股,又被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保了底。未来新能源发展,各方面的数据未来十年左右,石油全球的需求还是缓步增长,这是石油和煤炭的巨大区别。煤炭是中国定价,中国发改委、北京某个部门定价。石油最大的区别是全球定价,受中国的影响很大,但是不受一张A4纸的控制,因此我觉得更加全球化一点。

还有人民币、贸易的问题,特朗普的问题,我自己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判断是下跌的。石油是美元定价,换句话说,持有美元资产也是应对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工具,宏观的角度来讲,石油资产是好过煤炭资产,这是我对石油、煤炭的判断。

王星:带头鼓掌的这位朋友是不是持有石油资产?

老曾阿牛:我是从实战派讲。

最后一个大的板块是铜和黄金,关注实战派的知道昨天一个新闻出来,中国央行时隔六个月以后重新增持了黄金,为什么这个时点增持黄金?从2400停止增持,2600又开始买了,为什么?有几个原因,他看到特朗普上台,未来应对外汇要进行调整,重新买入黄金。六个月以后黄金没跌又涨,他是全球最大的买家只好追高。我对于黄金还是比较看好,为什么?还是回到投资港股的大逻辑,大家投资港股有很多逻辑,投资港股重要的逻辑是应对人民币资产下跌的风险,提高你对全球资产化配置,因此黄金也是很好的逻辑,谢谢大家!

王星:谢谢。鲁总提到港股非常被大家关注的板块是红利资产板块,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座都是普通的投资人,如果想参与到类似于红利资产的港股配置,不管是配置ETF还是配置个股应该怎么选,能不能请两位给普通投资者一些建议?

鲁亚运:港股红利的角度,大家知道中国香港市场每年的分红+回购金额是远远超过融资的金额,我觉得天然就使得港股市场相较于A股市场是比较好的做红利投资的场所。

第二,刚才也提到,无论存款利率还是货币市场基金、国债收益率在向下,这可能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段里红利类资产会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我的钱往哪儿放?一方面大家是理财,还有房地产,相信往后大家会比较重视或是更重视高股息特别是有一些带有分红属性、票息属性的一类资产,这可能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也会推升相关资产价格的表现。

第三,投红利,A股和H股的股息率还是有些差异的,A股的股息率现在可能红利类的指数股息率水平在4%、5%,港股还在6%、7%的程度。大家通过公募基金来投红利类的品种,中间可能强隐藏了20%的红利税,也就是说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的通道投资港股这些分红的股票可能会打八折。我统计了一下,即使算上红利税,八折打下来以后H股整体的股息率的水平还是要比A股高几十个BP,税后的股息率港股还是有价值。

第四,我们要投港股的红利和高股息的资产,我觉得还是得关注分红的可持续性。我们以ETF为例,涨得比较好的港股红利类指数带有一些央企的指数,有港股央企红利,这个指数涨幅表现好于沪深300、恒生指数。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点,大家对于红利类资产,一方面大家关注它的股息率性价比,另一方面也关注它未来可持续分红的能力。

以上几点共同构成了投资港股红利板块,大家投它是处于什么因素考虑,我觉得这个时间点,风险在于港股,为什么去年大家不投港股红利?去年港股的贝塔不行,看港股贝塔本身的表现,今年9月24以后它的贝塔比A股好,港股央企红利9月24日弹性比A股红利大。

明年受制于美元流动性大家预期的变化,对于港股市场如果有所承压的话,港股红利也会受此拖累。长远的角度来说,如果港股红利板块跌下来了,他的股息率被动提升了,也会催升央行买黄金一样,2400的黄金贵了,2600、2800的趋势还在,红利也是一样,涨多下不去手,跌下来以后,随着跟无风险收益率的息差走扩之后,我觉得还是有比较多的资金会有配置的需求,特别是国内的险资,包括老百姓慢慢改变理财的习惯,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增量资金配置港股央企红利的需求。谢谢。

老曾阿牛:红利资产是过去我们非常重视的,我们过去总的来讲业绩还可以,就是因为重点配置了港股中的红利资产,但是这两个月发生了重大调整,特别是特朗普当选,我们的逻辑发生重大的改变,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过去几年我每个月写月报,一直给大家写一句话,“日本过去二十多年走的路大概率我们要重新走一遍”。人民币利率将趋近于零。港股高息率10%到100%的增长我们正式放弃这个逻辑了,为什么?一是我们认为人民币利率大概率走向零的大逻辑是美元。特朗普上台大家对通胀预期发生改变,美国十年期国债可能长期维持在4%左右的收益率。当无风险收益率在4%的时候,而香港的纯高息的股票,比如说运营商,大概是6个点,中间还要被收10%,A股是收20%的股息税。无风险利率美债十年是4,你那边是6,只有一个多点的差价是无法覆盖风险的。从港资来看,香港的红利股意义已经不大了,未来美元降息空间有限,极有可能明年出现反复。

我们看到十年期国债跌破2%,现在一年期的人民币存款大概是1.1,我认为还会下降,但是空间不大了,日本的模式不一定是中国的模式,日元降到负利率了,但是日元是自由流通的货币。人民币不是自由流通的货币,只要央行的政策对路、不断的放水一定会有通胀的。而我最近信心强了很多,为什么?我们观察到宏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出了两条很好的政策:一是国货补贴,我这里想问一下,最近几个月你们换过家电的网友举手我看一下。差不多一半,我们家也换了。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政策刺激消费,进行扩大生产。二是化债,以前我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宏观?钱放出来,放在银行里是空转,没有效率,通胀不会产生,为什么?钱放出来并没到实体经济和老百姓手里,化债是让钱转起来,10万亿不行就12万亿、15万亿,钱有效的放,转起来,通胀就会起来,人民币利率就不会像日本一样再跌到零附近。

结合外面美元通胀走势、美国十年国债的走势包括国内正确的打法,经济政策的出台,我个人认为未来纯高股息的公司回报有效率不会很高,可能会寻找一些带有进攻性的,股息率足够的,比如说刚才说的石油资产,还有互联网。我们观察到互联网这两年来大量的公司进行回购,无论是腾讯、阿里、京东、美团,他们甚至发债在回购,回购实际上是比股息更好,因为没有股息税。我们自己进行红利政策的调整,谢谢大家。

王星: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还有一分钟的时间,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请两位嘉宾给在座观众提一个建议,大家都知道港股虽然有那么多优势的地方,可能普通人投资港股也经常会踩坑,只剩一分钟了,请两位嘉宾非常简短给大家提提建议,港股普通投资者怎么避免踩坑?

鲁亚运:大家知道港股估值低,一直很低,背后是有原因的,受到美元流动性、国内基本面、汇率因素、港股投资者的影响,他更多是内地公司,投资者有一些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投资,中间存在一些信息差,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港股估值天然一直是偏低的状态。港股如果是个股投资还有一些流动性分化差异比较大,头部公司和尾部的公司流动性差异比较大,都是一些投资港股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因素。今年大家看到前三季度国内的股票ETF的规模增长达到1.4万亿,包括近期大家可能也关注到基金公司推出A500ETF基金,无论是从A股还是投资港股市场,大家越来越关注到以往大家是炒个股或是买主动基金,现在随着指数基金的发展也是给大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不可以通过或是借助一些相关的ETF,特别是刚才提到港股有恒生系列的,比如说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恒生指数,包括港股央企红利等相关,都有ETF的品种。我觉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不同板块大家的后市看好的程度理性投资。

老曾阿牛:大家不要用A股的逻辑做港股,港股是全球化的市场,他有自己的逻辑。大家一定要买头部公司。二是不要贪便宜,不要一块钱以下的股票,A股是消灭一元股,要买一元的股票会有无数的股票给你买,最后99%以上都是坑,一块钱以下的股票大家不要买。成交量只有几百万的股票不要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