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两会,“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广州“12218”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数智化转型,布局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无人系统、智身具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是广州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依托。
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风口不断更新,深刻改变产业组织形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不断催生新应用场景。“不抓住数字技术创新趋势,不参与数字经济应用,企业就会遗失市场,产业就失去新动能。”李志坚说。
他建议,广州要加速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区块链及自然科学技术交叉创新,在“黄金赛道”挖掘未来产业潜力。未来智能,如通用AI、垂直行业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生物识别、自动驾驶、智能空天利用(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等都代表了产业增量空间,并为赋能传统产业提供了重要通道。广州大力要支持企业、科研机构躬身入局,加大研发投入,抢抓发展机遇。
李志坚指出,广州发展AI产业的一大优势在于应用场景丰富。他建议,广州要推动“AI+垂直行业”深度融合,要营造支持创新、培育新业态的发展环境,建立场景开放与风险容错机制,支持更多市场主体、服务机构参与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形成丰富的“种群生态”。
“广州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关键要靠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资本要更多地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李志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