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武鸣区检察院对近三年办理的“手机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辖区涉“手机口”诈骗犯罪呈逐年递增态势,案卷中涉案人员供述其购买和售卖作案手机时,营业员均未对手机进行登记、未核实出售人身份信息。检察官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行政机关对二手手机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武鸣区检察院将以上问题作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开展调查核实。在与公安机关沟通交流时,检察官了解到,电诈人员为了躲避侦查,往往购买二手手机实施电诈,得手后将手机在二手市场出售,不仅不利于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及追赃挽损,而且二手手机可能存有大量数据,存在数据恢复后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经检察官到多家案涉二手手机售卖和回收商家核查,发现辖区内的二手手机交易经营者普遍未设立销售登记台账,存在违法犯罪人员购买二手手机实施诈骗后再次售出的情况,相关行政部门对二手手机市场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哪个部门是二手手机市场的监管主体?如何从源头上遏制二手手机市场沦为销赃黑市?检察官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条款及规定,积极走访城区相关职能部门,通报辖区内“手机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情况,就二手手机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厘清二手手机市场监管职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等方面进行座谈探讨,确认某职能部门是负责辖区内对旧货流通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有对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的法定职责。
武鸣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武鸣区某职能部门未完全依法履职,对二手手机交易行业经营者未设立收购销售台账的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存在行业监管漏洞,不利于电信网络诈骗全链条打击,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2月18日,武鸣区检察院向武鸣区某职能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并送达,建议其依法督促二手手机经营者建立收购、出售及寄卖登记制度,设立台账,对收购以及销售情况进行如实、准确记录,详细记录旧货基本特征、来源和去向;对辖区二手手机流通建立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制度,发现违法情形依法处理。

送达检察建议
武鸣区某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及时对二手手机市场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并就落实检察建议与公益诉讼办案组多次座谈。
根据武鸣区某职能部门通报在专项检查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武鸣区检察院认为要从源头规范二手手机交易市场治安秩序,亟须统一的标准。3月11日,该院向该职能部门发出建议尽快出台二手手机交易规范性文件的函,并与该职能部门就二手手机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标准依据等深入交流探讨,对即将草拟的文件提出意见建议。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武鸣区检察院运用“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推动将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在“检察监督+人大监督”下,职能部门将“规范管理二手手机交易行业”列为重要事项、即办事项抓紧落实。
在人大代表、检察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下,5月17日,武鸣区出台《南宁市武鸣区二手手机交易规范指南(试行)》,规定了二手手机经营、销售、登记、保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了禁止交易的情形、报告义务和违规责任。该文件自出台之日即在辖区内试行,为二手手机交易市场的法律规范和合规管理提供了依据,提高了二手手机交易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推动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审核:刘思彤
文字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图片来源:武鸣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陈铭迩
校对:兰雪晶 黄子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