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秘诀就是妈妈不错位,爸爸不缺位,老人不越位!

   日期:2025-01-20     作者:m472b       评论:0    移动: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news/1458.html
核心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九州金榜家庭教育专家督导隗哲老师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近20年来,累计进行了近万人次的心理咨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


九州金榜家庭教育专家督导隗哲老师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近20年来,累计进行了近万人次的心理咨询。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探究,隗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庭的问题。
只有每个家庭成员各司其职,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01
 让孩子拥有心理弹性 

“今天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你听懂了吗?作业写完了吗?这次考试比上次低了一分,我再出几道同类型的题你做一做……”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家庭中,孩子学习的主要管理者是妈妈。只要见了面,妈妈三句不离学习,即便刚开始说的事与学习无关,最后也能绕到学习上。
有些孩子说,自己有妈妈,但好像又没有妈妈。
因为在孩子心中,妈妈已经不是妈妈,而是老师和监工
这种家庭角色的严重错位,使得孩子长期承受很大压力,引发考试焦虑、厌学等各种问题。





孩子的学习便是浓缩焦虑的点。

这份焦虑折射到与孩子的互动上就是不停地催逼。
如果长期被催逼、被拿来与他人做比较,孩子会失去心理弹性,容易走极端。

一个极端是患上强迫症,过分追求完美,字要写得像印刷体一样,考不到100分就嚎啕大哭。
但大多数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厌学,丧失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什么都不想干。
要想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妈妈一定要回归本位。

02
 怎么做叫回归本位? 

01首先,做一个会“疗伤”的妈妈。
当孩子在外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为他遮风挡雨。
比如孩子沮丧地回到家,妈妈关心地问:
“你怎么啦,是不是在学校不开心?”

“老师让我抄5遍单词!”

“换成妈妈也会不开心。但你看老师让你抄单词也不全是坏事呀,你现在写得又快又熟练。”
妈妈的话及时疗愈孩子所受的伤,起到加油站的作用。第二天,孩子就能照常开开心心去上学了。
02其次,做一个“定海神针”型妈妈。
妈妈要修炼自己,战胜焦虑,妈妈的情绪是家庭的魂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能让所有家人安心。
如果妈妈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整日与丈夫争吵,孩子会想:“都是我的错,我要是学习好,更优秀一点儿,他们就不会吵了。”
于是,他陷入无尽的自责和压力中,学习更加搞不好。
当妈妈不再扮演老师和监工的角色,而只是一位陪伴孩子的贴心人时,孩子才能从她这里找到温暖和眷恋,获得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03
 爸爸才能激发孩子向上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介入是指在场,即使人不在,角色也要在,位置也要在。

爸爸的参与,会让原本以妈妈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多了规则感和新视野,让孩子感觉到抗衡的力量,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爸爸陪伴到位的孩子,能表现出较好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与同伴交往能力,问题行为较少,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违法行为也较少。
凡是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不失信于孩子,让他感受到爸爸无条件的爱。
著名教育家李查·伊凡斯曾说过:
“孩子不会因为你供应的物质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你珍爱他的感觉将你牢记。”
人的成长只有一次,爸爸用心陪伴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是孩子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04
 老人在家庭中一定不能越位 
在隔代教养的过程中,如果两代人无法达成共识,角色混乱,也会爆发冲突,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隔代教养中的冲突,大部分问题出在老人完全取代父母,承担起所有养育责任。
健康的家庭结构应该是父母教育孩子时不缺位,爸爸担起爸爸的职责,妈妈担起妈妈的职责,夫妻双方共同给予孩子爱的关心。
如果和老人同住,老人的定位就是帮手。
要搞清楚各自的位置和权限,不要越界去指手画脚。

但老人带孩子真的不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孩子小的时候,养育是养在先,孩子都没养好,更谈不上育。
老人在养的方面经验丰富,是可以借鉴的。
在育的方面,年轻父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养育知识,掌握影响孩子成长最主要的因素,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发现老人的理念确实不科学,可以换种劝诫的方式。
万一遇到固执己见、怎么劝都无效的老人,父母不妨放弃语言说服,多采取一些行动,如在双休日陪伴孩子时,适当安排锻炼孩子相应能力的活动,不必为了纠正老人而争吵。
导致老人越位,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父母很迷茫,不知道怎么教育好,索性就由老人做主了。
所以,要想老人不越位,关键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
只有真正学习到位,才能知道在每个年龄阶段不能犯的原则性错误在哪里,着力点在哪里。
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x="0px" y="0px" viewbox="0 0 560 30" style="enable-background:new 0 0 560 30;display:inline-block;">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父母的教育方法合格,孩子才能真正优秀。”

父母,是孩子的起点。
相信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得更自信阳光、幸福快乐。
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最好的教育,终归还是要落到言传身教上。
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能抵得过父母把自己本身当成教育。
父母知行合一,孩子才能照样学样。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