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LG成为了洋垃圾的代名词之一,这可是在二十年前绝无仅有的。
安卓机刚出不久,LG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是很客观的,但是渐渐的,就不做手机了。
今天的主角是LG V30+,一台在全面屏概念刚出的时候,LG其实就交出近乎完美的答卷了。

这台在当年算是我被忽悠去买的;处于root时候的末期,才听到有面具这玩意儿,就毫不犹豫冲到香港买了这台港版。因为听说美版啥的都是单卡,奔着双卡去的,吃了大亏,所以我这算行货吧?
当时上手的那一刻感觉并没有这么惊艳,在手机百花齐放的年代 ,这手机如一缕微波,泛不起一丝波澜。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才发现它的美。
正面当然是全面屏设计,非挖孔、非刘海,把边边框做窄,使用小的前置和单缝的听筒,两边做了微微的曲面,使其在感官上显得屏幕更大。
机身高度约为151.7mm,宽度约为75.4mm,比例为18:9,在现在的一众手机里会显得比较宽,但是高度不是很高,握在手里就会显得比较圆润。加上仅仅7.3mm的厚度,握持感就更加趁手了。
因为当时都在卷屏幕,卷摄像头的风气还没刮来,整机重量大概就158克,这啥感念,比13mini也就多18克,妥妥的轻薄机,圆润的边框,圆润的直接边,圆润的手机。

6.1寸的屏幕,配备2880x1440像素的分辨率,这也是2k的oled屏幕了;清晰、非常的清晰,LG的面板也是名不虚传的。这屏幕的比例,现在用来看看小说、漫画还是不错的。毕竟版面看起来不会很修长,更接近与故事书或者是漫画。

因为没在卷摄像头,这手机的后置摄像头也是近乎和后背平齐,摄像头下放,就是后置电源按键兼顾指纹识别键,没错,侧面只有音量键就别无其它的了。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手机变得更薄,带来的手感也不言而喻。

这手机的开机方式都是集成与后背的电源键,锁屏也是如此。指纹识别非常的灵敏,基本上只要收放在上面,立马就开,不需要按下它。说到这大家可能觉得麻烦,每次都要按。但是加上了系统自带的双击屏幕锁屏、双击屏幕开屏,就显得后置的电源键在正常使用当中就没这么重要了。
LG V30的机身顶部保留3.5毫米接口,hifi芯片,解码推力优秀。音量控制键放在了机身左侧,整个侧边框看起来就非常简约。即使在这么薄的情况下还保留着双扬声器,B&O的音质还是非常不错的。
充电方面是type-c接口,支持qc3.0,18w快充协议,USB 2.0。但是充电功率比较低,0毫安的从0充到100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虽然支持无线充电,但是这个更慢了。
835现在来看是很省电的一代,冰龙,但是要支持2K的屏幕和系统的运转,使用个半天基本就没电了。王者也就勉强能打,到那时电量是消耗得真快。
总结:抛开内置的不说,这样的手机设计放到现在绝对是可以占有一席的。手机的外观看着就挺香的,但是只是看着不能当主力机又觉得差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