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管家,用科技开拓万亿农服市场手机凤凰网「农田管家,用科技开拓万亿农服市场」

   日期:2025-01-10     作者:7hpoo       评论:0    移动: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news/1066.html
核心提示:原标题:农田管家,用科技开拓万亿农服市场如今,很多人出行都喜欢用“滴滴”或者其他手机软件预约打车。在一些地区,很多农民也

原标题:农田管家,用科技开拓万亿农服市场

如今,很多人出行都喜欢用“滴滴”或者其他手机软件预约打车。在一些地区,很多农民也正在使用一种像滴滴这样的农业共享平台,让种地变得更简单。这个平台叫“农田管家”,试图用互联网共享平台改造农业生产,农户网上一键下单,即可享受农业科技红利。
“中国有18亿亩耕地,像日本和美国基本上这个市场的渗透率都超过50%,半数以上的地是用无人机喷洒的,中国才不到3%,所以我们现在还属于教育市场和快速抢占规模的阶段,我们觉得农业和农村是互联网渗透率现在最低的一块处女地。”农田管家CEO余洋说。

打造农业“平台级”公司
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侯笑笑进入了高盛。2015年,她参与了一个宏观经济的课题研究,得出一个判断,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将预示着传统农业升级的巨大机会。
同一年,军队出身,曾担任linker networks(获得过360和惠普1000万美金投资)公司CTO的连续创业者——余洋受投资人邀请加入无人机制造公司云顶智能。负责产品方向与市场策略的他,为寻找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应用场景,跑遍了电力巡线、高铁、移动基站巡检等行业,聊完一圈之后,余洋却发了愁,无人机应用场景必须要是“高频刚需、体量足够大且充分市场化”,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场景少之又少。几经筛选后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级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只有在农业场景下能够实现。
两个人的视线,不约而同落在了“农业”二字上,他们从两条不同的路径得出一个相似的推论:中国农业到了产业升级的拐点,将出现平台级的机会。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最有前景,可以提升30、40倍的效率。此外,农业起点低,有空间改进;农民有内生的动力去接触互联网,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成熟和政府的推动,有过成功无人机创业项目的余洋决定跨界农业创业。很快,侯笑笑辞去了高盛的“美差”,而余洋则是径直从无人机制造者变身为运营者。
2016年2月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田管家正式成立,它试图从飞防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切入,连接农户和飞防组织(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组织),用互联网共享平台改造农业生产。
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九农场,种植户张凌霄的作业小组今年种植了1500亩耕地,由于水田播种时间紧,张凌霄选择了农场与北京农田管家共同搭建的植保平台,购买服务。刚下完单,农田管家飞手孙博宇的手机上就出现了订单信息,三架飞机,20公里距离,作业面积1506亩,每亩作业费十元。孙博宇做了一下订单排序,决定先去张凌霄所在的作业区。确认订单后,孙博宇和农户取得了联系,开始提供服务。
2017年5月,山东省内集中爆发了小麦条锈病虫害,农田管家通过系统后台提前预判到了这个灾情,提前与山东省植保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真正病虫害爆发的时候一切准备就绪,应急预案和救灾准备迅速展开,一夜之间调配了上百架无人机,快速地扼制了病虫害灾情的扩散。
以上两个这两个案例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农田管家的价值。农田管家不只提供无人机植保解决方案,还致力于专业化的药剂方案定制以及为飞防队提供优质的服务。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