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来到嗡鸣的声源地时,发现一颗巨大树木躺在地上,而砍树的人已经不知去向了。当一位陌生的旅行者都能遇到这样的事件,那也许证明了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就像游客会在火车站被偷东西,确实火车站也是每座城市治安最堪忧的地方。
对托普·怀特和他的团队而言,在卡南德自然保护区安装“森林守护者”是一 项挑战体力的任务。
上图:托普· 怀特在卡南德自然保护区 (Canandé Reserve) 的树冠上为“森林守护者”编程。
上图:“森林守护者”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雨林并非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有时甚至是对于任何入侵者都充满恶意的环境。一部智能手机,在被人类看护的情况下,还容易因为磕碰或进水而死于非命,何况在潮湿的热带雨林。为了让他的“雨林卫士手机”能够正常工作,Topher White为其设计了特殊的保护壳抵御来自鸟儿、哺乳动物、昆虫以及特殊天气的袭击。手机运转需要电量,花瓣式的太阳能板被安置在手机盒子外来提供电力。由于在热带雨林中,只有上层林能够得到充足的太阳辐射能,因此手机装置必须被安装在树冠的部分才能采集到足够的电力。如今每一部废旧手机大概能覆盖的监测范围为方圆1公里,而他们最早使用的一部华为手机,如今已经在“雨林卫士”的岗位上坚守了近10年。
厄瓜多尔卡南德自然保护区内,托普·怀特准备爬到树上安装监听设备。
上图:托普·怀特正在检查一个其安装在卡南德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守护者”,以监听非法采伐活动。
上图:来自“森林守护者”的音频流实时上传至云端。
上图:托普·怀特将手机升级再造为监听设备,用于侦测伐木者和保护野生动物。反复聆听几千小时的雨林声音素材后,Topher White感言:“雨林也有自己的语言,只是我们还听不懂。一些物种在说话的时候,另一些会噤声。一些在低处说话,一些在高处。一些在低频发声,一些在高频。声音,是一座更好地了解雨林的巨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