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集团人事大调整:俞永福卸任,饿了么与高德正式拆分
2025-01-14IP属地 湖北7

吴京 撰稿

编辑/张楠

设计/世超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的人事变动引发业界关注。

3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永明向本地生活集团全体员工发出内部信,宣布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CEO俞永福将在阿里巴巴财年末卸任。年(3 月 31 日)。 的管理职位。

饿了么和高德是当地生活方式集团的两大业务,将分别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饿了么董事长由本土生活集团CTO吴泽明接任,CEO由蜂鸟外卖负责人刘韩接任。高德软件董事长由总裁刘振飞接任,COO郭宁出任高德软件首席执行官。

至此,高德地图与饿了么正式分家,“家”和“目的地”业务逐渐渐行渐远。高德完全自主开发,进一步明确了“到达目的地”的战略定位。高德已经从地图服务提供商转型为为终端用户提供出租车、酒店、本地等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网站。已经花了近10年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高德地图承载阿里巴巴生活服务战略时,AI技术、高精度地图、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等暂时不会是其重点领域。

地图从来就不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截至目前,我国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地图经销商19家。除了大部分国有测绘单位外,市场上主流的地图经销商就只有百度、高德、四维图新和腾讯。然而,近年来,多家地图商在商业化道路上举步维艰。在利润目标的逼迫下,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集团战略,他们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高德往左,百度往右

2010年7月1日,高德软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四年后,高德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 2017年,高德推出聚合打车平台,整合多个打车平台资源。凭借疯狂的补贴和促销,在滴滴出行受限、用户打车难的时期提供了高响应率的服务,迅速抢占了市场。分享。 2021年7月15日,高德地图品牌升级,宣布升级为“外出美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并推出新的品牌主张“高德地图,处处熟悉”。到2022年,张勇公开表示,饿了么和高德地图将分别成为本地服务“到家”和“到目的地”(到店)的主要用户门户。到2023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所有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将并入高德。

2023年3月21日,星巴克中国与高德科技联合推出“快捷咖啡·沿街自取”服务。据介绍,开车前,用户可以使用高德导航在“道路搜索”中选择“沿街取货”服务,在系统推荐的星巴克门店下单;当用户开车到店附近的临时停车位时,可以直接从星巴克咖啡师处领取咖啡。这也是星巴克中国首次开展类似合作,显示了阿里巴巴集团对高德“到店”战略的决心。

如果消费者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早在几年前,高德地图的首页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用户提供打车、加油、充电、火车票、机票、酒店预订等服务入口。旅行场景。阿里巴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2023财年Q3业绩会上表示,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阿里巴巴找到了去门店、去目的地的新方式。高德地图成功从地图工具转型为基于地图的“搜索、发现、交易、履行”完整环节的目的地服务平台。

从独立上市到回归支持阿里巴巴零售核心业务,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需要依赖其他高利润场景。这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战略和变现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在俞永福的带领下,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亏损减少了一半。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2023财年Q4财报显示,本季度在饿了么和高德的增长带动下,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年度活跃消费者和用户年度消费频次实现了双增长。 。与此同时,饿了么加速收窄亏损,带动本土生活集团调整收窄至20.68亿元,同比下降30%。但本地生活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中仍处于垫底,不符合阿里巴巴集团对本地生活的期望。虽然亏损主要来自饿了么,但高德对补贴的强烈依赖以及白酒和旅游业缺乏增长也将成为“后余永福时代”刘振飞、郭宁接手后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2023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财报▼

高德地图集团创始人_高德地图ceo_高德地图老板是谁

然而,百度地图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回顾过去几年百度地图在百度集团的组织调整历程,我们发现,随着智能汽车业务的成熟,百度地图已经走上了一条“逆袭”之路:

2017年,正处于从互联网公司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期的百度,将公司业务按照象限1、2、3、4进行分类。长期高投入但没赚钱的百度地图,自然被列为公司在AI时代的非主渠道第四象限业务中的决定性胜利。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仅仅一年后的2018年,百度地图在集团内部升级,并被纳入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体系(AIG)第三象限。 2022年,百度再次将地图移出技术平台体系,并入智能驾驶集团(IDG)。技术与场景从此融为一体。与本次人事调整相对应的是,百度副总裁尚国斌开始统筹百度地图业务。尚国斌此前负责生态、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核心业务,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

2022年,尚国斌推动百度地图数据整合,发布业界首个整合地图数据AI大制作平台,率先打造标准地图(SD地图)、车道级地图(LD地图)、高精地图等。 - 精密地图(高清地图)。标准化、统一的数据生产体系,攻克了不同精度等级地图数据一致性的关键问题,打造了“时空数据一张图”。车辆地图是根据底层数据重建的。

此后,百度在汽车行业不断动作。 2023年1月,百度地图在理想ONE车机上正式上线; 2023年4月,百度携完整座舱驾驶地图矩阵亮相上海车展; 2023年8月,百度地图发布手车与汽车一键互联功能。起动机。 2024年1月,百度地图与华为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导航和出行体验,在华为智能座舱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此外,据博主路透社报道,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已开始在特斯拉车辆上进行内部测试,并将很快向所有车主OTA提供。两周前,在百度地图重要客户吉月的一次直播中,夏一平还宣布“当你打开百度地图APP时,只要百度地图导航中有地方,PPA(点对点)飞行员辅助驾驶)将 100% 启用。”

华为智能座舱与百度地图签约▼

在2023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布了一系列AI原生应用。其中,百度地图从“新交互”和“新导航”两个维度进行了全面重构。在大模型技术的帮助下,百度地图被彻底重构,成为全球首款AI原生地图,可适配手机、车载、机器地图。 2024年,“在地图上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跑赢市场份额”的目标被李彦宏写进了年度OKR。这也是多年来该地图首次进入李彦宏的OKR。

4D前进,腾讯后退

相比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战略差异,地图业务的另外两大巨头——四维图新和腾讯地图的战略转变也值得深思。

2024年1月29日,四维图新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四维图新预计营业收入30.6亿元至34.20亿元,去年同期为33。 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2.21亿元至9.7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36亿元,亏损扩大263.01%至190.40%。

2020年,四维图新遭遇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当年亏损额达3.1亿元。四年后,其损失金额增加了近四倍。

2023年四维财务报告▼

对于亏损,四维图新解释称,一方面,去年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产品单价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导致公司产品毛利不断受到挤压、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管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组织优化,加强本地化客户服务,导致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增加;此外,公司部分参股公司出现亏损,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自2002年成立以来,四维图新最依赖的业务就是车载导航领域的导航电子地图。 2016年之前,四维图新的营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50%。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仅为29.48%。

2010年,四维图新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导航电子地图“第一股”。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称霸汽车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老大哥正在逐渐没落。

高德地图老板是谁_高德地图ceo_高德地图集团创始人

四维图新一直专注于TO B市场,永不停歇地做TO C端导航APP。由于缺乏C端数据和用户量,四维图新在更新地图数据时不得不担心成本和数据质量。或者更新数据的新鲜度很难与竞争对手匹敌。这也是很多车企从四维图新转向百度地图的重要原因。例如,特斯拉曾经是四维图新的客户,但2020年,特斯拉的地图数据服务提供商转而使用百度地图。

传统导航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迫使四维图新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近两年,四维图新也一直在努力甩掉“形象业务”的标签,向智能驾驶转型。公司逐步从产品提供商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也直接导致了四维损失的加剧。

虽然汽车智能化主赛道颇为繁荣,但随着去年特斯拉发起新一轮“价格战”,大批车企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不得不以价换量,甚至增价。产品的价格。终端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也迅速传导至供应链。四维入局较晚,研发投入巨大。新的智能驾驶业务很难取得领先,阵痛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与新的“前进”步伐相比,腾讯地图却在不断“后退”。

从2023年开始,腾讯地图所在的腾讯云和智能产业集团(CSIG)将不再强调营收目标,腾讯办公厅的主要考核方式也将改为以减损为导向的利润指标。 CSIG允许一些具有产品开发能力的部门自负盈亏,甚至让所有员工负责销售业绩考核。事实上,早在2022年,CSIG就报告了“20%-25%”的裁员规模。这意味着C端业务明显落后于高德和百度的腾讯地图,无法在集团和BG层面获得更多资源支持,需要通过承担2B盈利目标来继续生存。

在2024年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副总裁、腾讯交通出行总裁钟祥平表示,数字地图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腾讯将继续加大基于地图位置服务开放平台的生态建设投入,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地图解决方案。面向新能源汽车、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领域,腾讯位置服务全面升级多项能力,实现更深层次的服务、更广的场景、更好的体验。

钟祥平,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交通出行业务总裁▼

帮助腾讯地图开拓汽车领域的汽车公司是蔚来汽车。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书全甚至将蔚来汽车比作腾讯的“灯塔客户”和“天使客户”。 2022年,腾讯控股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地图、自动驾驶云、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双方将针对蔚来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创新进行深入探索。

2023年4月18日,上海车展首日,江西汽车集团与腾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导航地图、智能座舱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汽车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腾讯将为江淮汽车集团提供云、图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

但遗憾的是,腾讯地图在智能汽车领域并没有很快打开。除了上述两笔签约外,消息很少,也没有量产。

腾讯地图当前的使命并不是局限于某个垂直赛道,而是依托腾讯生态优化成本结构、降本增效,“为各行业打造数字地图基础设施”。

写在最后:

2010 年代,电子地图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地图应用的革命浪潮。在此基础上,以百度、高德、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的进入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数百个付费导航突然变得免费。这也意味着,地图商每年投入数千人力更新地图,更新数亿规模的信息点,每年投入数十亿资金,都换来三个字:盈利难。

十几年的历程中,几位图文经销商做出了完全不同的策略,要么依托集团战略提供基础服务,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变现,聚焦主业等待机会,要么寻求多元化改革创新出路。选择。

作为智能驾驶的“跨越鸿沟”之年,2024年将聚焦城市场景高端智能驾驶,成为车企新的关注点。这对于显卡经销商来说似乎是一个机会。但为了实现低成本、大范围的城市NOA普及,以华为、小鹏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开始主推“无地图”技术路线,并以“无地图智能驾驶”为口号迅速占领市场。对于形象经销商来说,危机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