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致力于为未来而教
2024-11-11 01:35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郜云雁)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Global Teacher Education Summit),10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峰会以“面向未来·共筑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等近30位主旨演讲嘉宾,以及逾600位参会代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广泛而丰富的议题,深入探讨了全球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势,聚焦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

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致力于为未来而教

关注后疫情时代的“知识赤字”现象

当全球的学校和教师从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壕中走出来时,他们发现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资深讲座教授卢乃桂,用“知识赤字”来形容这种全球教育上的巨大损失。他引用2023年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疫情期间3-8年级学生在数学上损失了0.5年的学习时间,在阅读上损失了0.25年的学习时间。根据2022年PISA测评显示,学生数学成绩下降了15%,阅读成绩下降了10%。许多教师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帮助学生弥补学习上的损失。

卢乃桂指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有些教育和学习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比如那些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那些需要情感交流和亲身体验的学习。而在某种质量考核指标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压力下,被焦虑困扰的校长和教师,很容易被引导至“教学赤字”的模型中难以自拔。

除了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挑战,卢乃桂认为教育还面临人口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长期放缓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性质复杂、范围广泛,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全球教师共同协作,并通过伙伴关系、网络或社区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重新认识教师成长与身份认同

你热爱当教师吗?你将它视为一种生命的召唤或使命吗?你承诺永远充满激情地去教学生吗?英国诺丁汉大学荣休教授戴杰思(Christopher Day)指出,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和承诺,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他在《如何在充满挑战的时代成为并保持“优秀”的专业人士?》主题发言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以及后疫情时代的长期影响,教师的工作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社会的期待和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全球的教育系统以及教师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戴杰思指出,教师的成长并非线形的和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新手到胜任再到专家型教师,教师可能会经历漫长而艰难的成长阶段,比如进入高原期、倒退期甚至是走入“死胡同”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不停地叩问自己:我仍然坚持自己的承诺吗?我所经历的挑战改变了我的初衷吗?他说,这样的追问和反思可以将两种教师区分开来,一种是致力于“教育”的教师,他们会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另一种是局限于“教学”的教师,即把教学仅仅当作一份谋生的工作而非事业。

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如何成长为优秀的专家型教师?戴杰思认为,教师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性,更是一项需要拥有专业和实践经验的高级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为此,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终身学习者,要永远保持好奇心,这是优秀教师的核心品质;要有足够的动力去质疑自己或他人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实践持有开放的态度;教师还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复原力,因为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和教学情境的动态性,以及各种内外部压力,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日常韧性”,即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动身体、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能量储备;最后,教师要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勇气。

教师需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未来,正成为教师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教授指出,正在流行的新词汇“乌卡时代”(VUCA多变性(volatil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缩写),可以用来反映人类正处于一个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世界。而人工智能及其生成式工具的出现,更引发了关于教师角色以及未来学校场景变化的争论和思考。

李子建指出,为未来而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学会拥抱“不确定性”,要将过去关注知识传授的教学,转向关注学生动机、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价值观澄清、富有创造力和负责任的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他介绍说,有学者已提出“动态生成知识”(DGK)的概念,即期望学习者能够处理复杂情境或案例,并测试可能解决方案,从而精炼必要技能,并发展批判性思维,以多角度审视问题。

为未来而教,意味着学习成果要始终保持迭代更新,与不断出现的新现实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同时还要依赖和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李子建指出,面对如此动态变化的时代,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着巨大危机和挑战。一些国家正在探索基于未来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方法,该方法融合了灵活性、跨国和跨部门合作,并强调 21 世纪核心能力以及基于研究、反思和实践的学习。

李子建强调,无论教师教育变革的方向如何,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和定位。他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反思能力至关重要,同时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品质。

真正的挑战来自教师教育内部

“从历史角度看,教师教育总是备受批评的持久话题,其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教育本身的课程与实践,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动态性矛盾与挑战。”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琳·佩恩(Lynn  Paine)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呼吁教育改革,世界各地的决策者、专家学者与教师教育者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时期。

与此同时,琳·佩恩强调指出,教师教育所面临的真正挑战仍来自内部。她在《面向不确定性的教师教育》演讲中,围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如何支持教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分析了教师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实践角色困境、教师与学习者的合作困境和未来教师教育作准备的困境。

琳·佩恩指出,在“今天”的学校里为“未来”而教,这本身就充满了“两难”和挑战。她说,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教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教师应该是永远的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为了更好地实践而学习。

她说,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和未来导向的过程,而非固定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是基于实践的课程,教师教育需要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二元论观点。因为在鼓励学生能动性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学习,其本身也将成为与学生一起探索和成长的共同创造者。”

AI时代教育何为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春教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被激活的“世界3”与教师教育变革》主题发言中,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师教育变革、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被激活的“世界 3”介入教育所暴露的现行教师教育弊端等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师教育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根据波普尔(K.R.Popper)的“三个世界理论”,物质世界称为“世界 1”,精神世界称为“世界 2”,“世界 3”则用来指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蔡春认为,波普尔提出的“世界3”并非新概念,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提出将世界分为三个层次: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蔡春认为,“世界 3”作为全人类的知识和精神财富,与教育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思维传承关系密切。他认为,过去“世界 3”是沉寂的世界,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制约,人类很难以与其建立深度而动态的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将这个沉寂的世界激活了,其所产生的力量可能超过了人类的理解。

蔡春认为,被激活的“世界 3”正在介入教育,并暴露和放大了现行教师教育的弊端,“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以前更多地在做知识的传递者,而作为知识的分析者和创造者的部分,在以往的教师角色中并未得到张扬”。他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应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即“立足于培养人”。

当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远超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时,实现人机结合并将部分认知任务外包给AI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蔡春强调指出,教育者必须认识和防范“认知外包”背后的“教育陷阱”。例如,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学习路径规划,有可能会带来学生在作出选择后,便被设定了一条路径,从而失去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路径,而这实质上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性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如果个体自身思维空白,最终可能导致人工智能主导,从而让个体丧失主体性。

蔡春指出,机器学习发展路径的逻辑是“根据被编制的程序而学习”,而教育干预下的学习逻辑是“根据发现而学习”。他说,知识不等于智慧,智能不等于意识,教育应强化“为了理解”“为了意义建构”“为了意识进化”的深度教学理念。最终,只有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和情感品质,才能跨越智能时代教育的陷阱。

推动全球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教育峰会除主题报告大会外,还设置了20多个专题研讨会。议题内容涵盖了跨界实践、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教师成长口述史、名师专业发展、区域教师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国际博士教育、教师道德判断、生态视角的教师教育、循证教学等诸多前沿主题,旨在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本土化与全球视野下教师教育创新路径。

峰会期间,还展示了100多篇研究成果,涵盖教师能力、情感研究、专业素养、职业认同、数字化转型、数智赋能、职前培养等多个主题。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致力于为未来而教】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swenzheng.xhstdz.com/quote/75330.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