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浅谈共情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2024-11-10 23:11

来源:《新闻爱好者》

浅谈共情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摘要】共情在新闻采访中有助于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疏离感;有利于采访对象敞开心扉说真话,纠正采访偏差,促进采访深入、引起共鸣,彰显人文情怀。记者在采访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与采访对象产生共情,如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尊重采访对象,换位思考;寻找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等。

【关键词】共情;思维定势;换位思考

新闻报道离不开前期采访。采访中,记者免不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那么,记者怎样才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和技巧,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此,笔者就心理学上的“共情”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谈谈个人浅见。

一、共情的含义

共情(empathy),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采访中的共情,意味着记者要借助心理学知识,在前期进行周详的调查与准备,通过自己的语言、态度、表情、行为等使采访对象感到被尊重、理解、接纳,从而激发采访对象的自我表达,使双方能够深入沟通。

二、共情的作用

(一)能够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疏离感

罗杰斯认为,共情能够消除疏离感。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共情是人类互动的前提,它有助于让因种种原因排斥采访的人消除不安和抗拒心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使话题由封闭走向开放。例如,笔者曾采访一位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家人。面对刚刚失去亲人的教师妻子,笔者到地方后并未提采访一事,而是来到这位教师的遗像前默哀,又仔细观看了摆在遗像旁的诸多证书和奖状。20多分钟的时间里,笔者没有提一个问题,可却通过认真观察了解了逝者生前的敬业和优秀,同时又用无声的语言“倾诉”了对一位优秀教师英年早逝的深切惋惜。笔者虽然没有说话,但诚挚的态度、充满真情的表现都是无声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表明了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理解,与采访对象形成了共情,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使随后的采访顺利融洽。

(二)有利于采访对象敞开心扉说真话,纠正采访偏差

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一则“12岁留守女童被两名老师强奸十几次,警方却不予立案”的微博爆料引发网友关注。但经过周密调查,公安机关后来公布调查结果,原来是一场诬告闹剧。[1]事实真相是:女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随叔叔生活。叔叔怀疑女童被其老师强奸,并在女童一再否认的情况下,多次殴打侄女。女童因害怕被叔叔暴打而选择了说谎。很多时候,人们的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以固定的行为方式来处理和接受日常事物。女童叔叔的多疑偏执成了他的思维定势,而女童不会拿清白来撒谎则是一部分人的思维定势。如果最开始报道的记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到女童叔叔的偏执型人格,在采访中多方查证,善用共情法,让其敞开心扉说真话,那么就有可能避免报道偏差。新闻采访中的“共情”法,有助于记者冲破思维定势,和采访对象彼此接纳,营造信任、和谐的氛围,不单单是听,更要从语言、态度、表情、动作等中间收集信息,不让思维定势之外的信息遗漏,及时补充和修正有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掘事实真相,保证采访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三)更易引起共鸣,彰显人文情怀

美国记者约翰·赫尔顿曾经说过:“新闻工具不应该把新闻人物当作‘材料’看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人’看待。”[2]具体到新闻采访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视角将采访对象还原为真实的人,从普遍的人性出发看问题、想事情,通过恰当的共情将采访引向深入。发现并报道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救火英雄王锋的《南阳晚报》记者于晓霞就是如此。作为王锋事迹的第一报道人,于晓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守在医院,随时关注王锋的病情,陪伴着王锋的妻子潘品,牵着她的手一起守候,帮他们筹钱、照顾孩子、分忧解难。长时间的陪伴使于晓霞和王锋及其家人情感互通、感情深厚,她写出来的报道自然充满真情。9个月的时间里,她发了50篇文字,30幅照片,连她自己也融进了报道里,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使作品充满了感染力,彰显了人文情怀。[3]

三、共情的运用方法

(一)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熟悉的环境里,人们更放松,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容易敞开心扉。在这样的情形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也更容易产生共情。郑州市郑东新区刚刚开建时,笔者去建筑工地采访。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笔者天天泡在一群建筑女工中,和她们一起爬高上低。时间久了,大家成了朋友,这使我对她们的酸甜苦辣、所思所想都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获得了大量鲜活的音像资料、人物故事。后来的报道《寻找幸福之旅》,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反映了时代变迁和人生意义,荣获了当年的河南省新闻一等奖。和采访对象的共情,其实就是一个贴心、交心的过程。当我们深入基层,脚下和农民一样沾着泥土,和工人一样顶着烈日流着汗,在他们熟悉放松的环境进行采访,这样贴心的举动才能打动采访对象,使他们打消顾虑,想说话、说真话。

(二)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次成功的共情离不开前期充分的准备,这是采访技巧,也是争取采访对象信任和尊重、促进话题深入发展的一个契机。认真地准备、收集资料,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做事风格及性格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从心理层面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产生默契和共情,通过情感共振把话题引向深入。著名记者法拉奇在重要采访前都要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大量收集资料,耐心琢磨采访对象,精心准备采访提纲和问题。由于充分的访前准备,她每次采访都能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获得想要的内容。采访邓小平之前,她已了解了邓小平的年龄、喜好甚至生日。采访开始后,她首先真挚地祝邓小平生日快乐。从一句“生日快乐”到告诉邓小平自己的父亲也是76岁,如同父亲和女儿之间的谈话,这场采访变得融洽亲切,在情感共振中话题自然走向深入。[4]

(三)尊重采访对象,换位思考

采访中,有的采访对象积极配合、极善言谈,也有的不善言谈,甚至防范抵触。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体会其情绪和想法、理解其立场和感受。只有情感和采访对象融在一起,才能使采访对象真情流露。笔者曾做过一篇报道《我省有了首家留守儿童暑期班》。刚开始采访时,孩子们很拘谨,说出的话都是大人话,怎么听怎么不自然。怎样调整采访策略才能让孩子们真情流露?后来,我想到了歌曲。我说:小朋友,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吗?唱支歌在广播上一播,说不定你妈妈就听到了。孩子们欣然同意,可唱着唱着,就开始想妈妈,从小声抽泣到大声哭泣,歌曲唱得断断续续。可就这断断续续的歌声触动了大家的心,节目播出以后,赢得不少好评。

(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因为面对的采访对象有学者、教授,也有农民、儿童,生活环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这更要求我们清楚认知自己所处的情境,因人而异,主动调整自己的话语体系,在对方的认知范围内说对方听得懂的话,先从他们熟悉的话题开始,通过寻找共同点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打破僵局。2011年,笔者随团采访几个帮助刘邓大军渡黄河的老船工。老船工年迈耳聋、文化水平不高,方言重,几个同去的记者怎么也无法和老船工顺畅沟通。“当时是个什么情景?”“你当时有什么感受?”因为提问太宽泛,老船工不知如何作答。记者在旁边设身处地思考老船工当年的渡船情境,最后试着用刚学的方言大声问:“过河时风大不大?”“浪大不大?”船行水上,风和浪是船工最关心的事情,老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往事,采访才得以顺畅进行。

可以说,共情是与人沟通中必备的能力,也是记者采访生涯的必修课。我们只有真正走入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善用同理心、学会与采访对象换位思考;同时贴心、知心通过共同话题以情动人,这样的采访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只有这样的报道,才会让人感动并产生共情,彰显人文情怀,为媒体营建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女童遭教师性侵”诬告闹剧 网络推手炒作假新闻[EB/OL].人民网,http://bbs1.people.com.cn/post/129/1/2/163793974.html.

[2]夏丽霞.浅谈如何规避突发新闻中的“二次伤害”[J].新闻世界,2012(8).

[3]于晓霞.每一次采访,都是不一样的感动:《南阳晚报》《火海救人 感动中国》系列报道的新闻幕后[J].新闻爱好者,2017(4).

[4]施燕华.翻译回忆法拉奇采访邓小平[J].领导文萃,2013(8).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浅谈共情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swenzheng.xhstdz.com/quote/71307.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fswenzheng.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