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全球票房突破194亿元的捷报中,一个属于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诞生。这部登顶亚洲票房巅峰的动画巨制,让观众惊叹于东方美学的视觉奇观,把好莱坞特效卷出新高度,连好莱坞顶尖特效公司ILM都惊呼不已。
全世界影迷看到了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硬核实力——龙岗企业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将影片特效镜头极致打磨,为国产电影工业树立起新标杆。当裂空爪惊艳出世、三龙王喷射火焰、申公豹冲破结界,每一帧画面背后,是深圳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在释放澎湃动能。
技术突围:从“追赶着”到“超车者”的视效革命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过程中,洛克特效团队曾面临堪称“特效界珠峰”的挑战。洛克特CEO兼创始人聂华军告诉记者,《哪吒2》的制作标准远超《哪吒1》,技术难度提升至少5倍,单以爆炸特效为例,工期就长达7个月。
“技术上,我们5年前已接近好莱坞水平,真正的难点在于融合东方美学。”聂华军举例道,很多好莱坞的特效镜头他们都能制作,但如果照搬西方的经验,做出来的效果不符合东方审美;对于“裂空爪”岩浆、爆炸等特效,审美细节非常重要,既不能太写实又不能太抽象。
这就要求特效团队必须是精通技术和艺术的“多面手”。例如,他们为“裂空爪”特效做了8层以上不同材质、不同速度的岩浆流体。“这里面有流体、有烟雾,有中国美学的色彩,还有节奏的把握。我们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当岩浆流出来时,能让观众产生炽热感。”聂华军说。
最终,《哪吒2》把好莱坞卷出新高度,带给全球影迷震撼的东方美学视觉体验。
技术创新背后是深圳“六个90%”创新密码的生动演绎:深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洛克特视效总监莫子表示,“深圳完备的产业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特效制作提供了坚实后盾。本地算力公司及时助力特效渲染,政府部门给予政策鼓励。我们还依靠自主研发的网络协同技术和创新工具解决内容制作的复杂难度,融入了先进的 AI 技术。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实时沟通和精准的任务分配。”
政府以服务为导向、依靠企业为创新主体,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目前,洛克特正在剑致指新赛道:
2025年,由洛克特视效联合出品,并担任总制作的一部原创电影也即将上线,此外,企业将依托“电影特效技术+AI”,落地更多VR大空间探索剧场+国潮动漫IP场景化定制,打造虚实共生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助力城市文旅将“流量”变“销量”。
政策赋能:影视工业的“深圳模式”构建
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的崛起,是观察深圳制度创新的绝佳样本。
在2017年,龙岗区就编制出台“影视产业龙岗30条”,对影视产业多个重要环节均有较大力度的扶持,形成剧本创作、拍摄制片、后期制作、终端放映、产品衍生和配套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经过2019年和2022年两版政策修订,影视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合理,全面激发企业的影视创作活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洛克特视效CEO聂华军的另一个身份,正是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的发起人和负责人。2021年,洛克特牵头打造该基地,作为后期制作领域的“链主”,充分利用该基地的集聚效应,以及毗邻香港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制作效率和水平。
龙头企业领衔发力,中小企业依托基地园区的动漫网游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
这些年来,龙岗区影视产业迅速崛起,现有影视企业超过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24年营收达1.89亿元,产业根基愈发稳固。
在更宏观的层面,深圳正以“全域创新实验室”的姿态重塑城市基因。从福田区70个“AI公务员”上岗,到人形机器人企业“十三太保”出圈,城市本身成为技术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