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四大关键词看2025年经济工作着力点——解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2025-02-02IP属地 湖北2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易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近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25年经济工作把脉定向,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一些关键词被着重提及。那么,2025年经济工作究竟怎么干?哪些关键词被着重提及?本报记者进行了梳理、提炼与解读。

关键词1.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的一年,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3+3+2”现代化产业体系,仍是重点。

具体如何做呢?会议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 中车株洲电机工程研究中心。(资料图)

▲ 中车株洲电机工程研究中心。(资料图)

优势产业锻长板。轨道交通要抢抓国家支持铁路建设、机车更新和都市圈城际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机遇,积极巩固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中小航发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动608所的高新技术加快平移转化,拓展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硬质合金要加快从拼价格向拼品质转变,深耕细分领域、攀登技术高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战略产业扩规模。重点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研究如何在增强品牌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驱动力、国际服务保障力、贸易壁垒应对力上下功夫。

▲ 中车株机的生产车间。(资料图)

▲ 中车株机的生产车间。(资料图)

传统产业抓升级。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赋能:积极支持陶瓷、服饰、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优质企业提产扩能、原地倍增,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未来产业抢布局。重点研究基于北斗的数据产业,争取建设遥感数据、北斗海外离岸数据中心等,以场景牵引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精心办好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加快打造全国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市。

【解读】

城市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力,而株洲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产业。

近年来,株洲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比如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硬质合金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更加巩固,北斗应用、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新三样”产业聚能成势,氢能、储能、超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布局。

▲ 北斗大厦。(资料图)

▲ 北斗大厦。(资料图)

产业基础深厚和创新要素集聚成为株洲最大特点和优势,但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作为传统老工业城市的株洲,迫切需要聚焦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按照上述部署多向发力,可助推株洲加快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培育的格局,形成更强大的未来竞争力。

关键词2.扩大内需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实施内需扩量提效攻坚”摆在“七大攻坚”中的第一条。

此次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和稳定锚”,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

608698a8-df66-4adf-b1f4-8d6e7a5cb9df

▲“厂BA”,有梦一起追。记者 刘震 摄

会议明确,扩大内需,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围绕提振消费,要用好“两新”政策,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发展首发经济、夜市经济、直播经济、会展经济,推动芦淞市场群等商贸市场升级改造,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其中,工业旅游大有可为。一方面,充分挖掘株洲工业文化内涵,持续开展“厂BA”等原创工业主题品牌活动,加强醴陵瓷谷、芦淞航空小镇等场景的市场化运营,全力抓好清水塘1956工业遗址、鲁晓波美术馆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另一方面,学习借鉴省博物馆经验,探索通过虚拟现实、裸眼3D、人工智能生成等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带动数字文博产业旺起来。

▲ 市民在咨询新能源汽车。记者 刘芳 摄(资料图)

▲ 市民在咨询新能源汽车。记者 刘芳 摄(资料图)

扩大内需,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比如,大力开展“项目攻坚提质年”活动,实施招引裂变提标、建设达产提速、要素保障提档、管理服务提效“四大行动”,盯住已铺排的600个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坚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理解政策框架、立足自身优势相结合,抢抓“两重”政策机遇推动渌水流域系统综合治理、“引洮润株”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纳入国省笼子等。

扩大内需,还要拓展有前景的外贸。新的一年,株洲将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支持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巩固北美、欧洲市场,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主动融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借助中非经贸博览会平台,用好启运港、湘粤一港通等政策,努力把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打造成中非经贸的物流始发点。

【解读】

扩大内需,需要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以扩大有效需求为重点,以提升外贸水平为补充,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围绕这一中心,我们要做的就要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优化“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敢投资、想投资、能投资”的环境,不断巩固消费、投资的向好态势。

再如,近年来农村消费增长较快,但农村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升级仍存在不少短板,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不足,制约了农村居民出行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释放,亟须我们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村消费的更大潜力。

关键词3.改革开放

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2024年,株洲全力抓环境、扩开放,以优质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一年,株洲将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以环境强引力,推动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开展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扎实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文旅、工程建设、数字业务等板块专业化整合,深化市场化改革试点,抓好“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降本提质增效,激发内生动力。

▲ 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区。马亚茹 摄  图片来源:株洲新区发布

▲ 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区。马亚茹 摄  图片来源:株洲新区发布

深化园区改革,要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以服务统筹为切入点,出台株洲高新区统筹主城区园区发展任务清单,推动实现主城区园区发展“一盘棋”,全力打造园区产业、要素、服务“三个生态”。

持续推进以降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在降低企业物流、用地、用能成本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围绕外贸、外资、外经提质增效开展“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更好发挥“一通道、一中心、一试点”平台作用,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规范招商引资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大产业链招商、招商顾问招商、基金招商、湘商回归招商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解读】

当前,整体经济运行在稳中有进的同时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必须迎难而上。

改革开放就是用来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一招”。推进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营商环境、体制机制、降本增效就是着力点。唯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把握主动权、增创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4.保障民生

过紧日子,也是此次会议被提及的关键词。但会议强调,过紧日子不是让老百姓过紧日子,要将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相结合,聚焦“三微六位”建设,全力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兜住兜牢兜准民生底线。要聚焦重点城区、热点片区优化学位布局,尽快启动武广片区新学校建设、大丰学校复工,确保适龄入学儿童“应入尽入”。

▲ 株洲雅礼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运动。  来源:株洲日报 (资料图)

▲ 株洲雅礼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运动。  来源:株洲日报 (资料图)

补齐民生短板。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同步。着力提高基础教育、基层医疗质量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倾斜力度,全面推进乡村医生等级评定,切实推进乡村教师“县管校聘”、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等机制,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促进高质量就业。综合施策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继续办好“制造名城进名校、名校学子进名城”等活动,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基金,倾注更多资源和力量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打好保交楼保交房收官战。用好“四方会谈”机制,已交付项目的后续管理,分类解决竣工验收、权证办理等遗留问题,推广运用“房票”制度,充分发挥楼市“新十条”“公积金十条”等政策效应,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解读】

再紧不能紧群众。新的经济形势下,坚持勤俭办事,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让老百姓钱包更鼓、家底更厚、日子更红火。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人感到振奋和温暖,体现出的是政府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记者手记】

让群众幸福是一切经济工作的落脚点

城市发展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坚持长期主义的扎实前行,久久为功,方能可持续发展。纵观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还包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风险防范为抓手,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归根到底,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题中之意,矢志追求。

2024年的时光车轮驶至终点,2025年全新出发。相信随着上述经济举措陆续落地、实施,新的一年,株洲经济会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民的生活也会迈向更有质感的未来。

编辑:青琪

二审:刘小波

三审:唐剑华